更新时间:2025-08-18 00:39:03 | 浏览次数:7558
端午假期,北京开票营业性演出316台1119场,观众45.8万人次,票房1.4亿元,演出场次、观众人数、票房收入同比分别增长32%、75%、130%。北京举行大型演出活动11场,观众25万人次,票房收入1亿元,有力拉动周边住宿、餐饮、交通、娱乐等消费增长。(完)
作为首都图书馆创新文化服务的重要载体,“XIN空间阅读推广活动”持续推动优质资源下沉基层。据悉,2025年该项目计划在首图“XIN空间”及分馆等馆外阅读空间开展80场活动。(完)
内蒙古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党委书记宋磊说,微专业将新技术、新产业引进课堂,可以让学生第一时间接触行业发展趋势,帮助学生补齐知识和技能短板,为学生就业助力。
对抗旱工作作出安排部署。印发《关于做好当前抗旱工作的紧急通知》《关于切实做好抗旱播种保苗工作的紧急通知》等文件,就抗旱播种、田间管理、旱情监测、水源调度等提出要求。严格落实以气象预报为先导的应急响应联动机制,组织相关部门滚动开展旱情会商,分析研判旱情发展趋势。及时启动省级抗旱应急四级响应,14个省辖市先后启动本地区抗旱应急响应机制,全省进入抗旱应急状态。
2021年“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给新安小学的少先队员回信,勉励他们“结合自身成长实际学好党史,以英雄模范人物为榜样,从小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
从江南水乡到北国边疆,从东南沿海到西部高原,“我的铁路风景:美好旅途 粽享端午”站车文化互动活动以服务为载体,以文化为纽带,让旅客带着节日祝福与美好回忆踏上旅程,也为这个传统节日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社会是大课堂,是少年儿童成长的土壤。社会教育是育人全链条的重要一环,全社会都有责任参与到培育未来、创造未来的工作中,为孩子们的身心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文化有养心志、育情操、涵养精神气质的作用。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最深厚、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教育,有效开发配置好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资源,让“国风”、“国潮”浸润广大少年儿童,使他们从小懂得“何以中国”,让中华文脉融入精神血脉,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精神文化产品的健康与否关系着孩子们的“精神空间”和“心理空间”,对孩子们的成长影响深远。要提供更多符合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适应新媒介传播形式、有引领力和吸引力的书刊、音乐、影视、文化活动等,更好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少年儿童身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深入发展的时代,需要帮助和引导他们更好辨识网络上的各种圈层、潮流现象,抵御不良信息和非法侵害,培育数字素养。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各方要协同发力,既防止和打击损害少年儿童权益、破坏少年儿童身心健康的网络言行,又加大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数字产品供给,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要撑起健康守护伞,持续完善少年儿童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加强心理咨询、教育、治疗等服务,呵护孩子们的幼小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