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7-04 14:32:06 | 浏览次数:0928
2024年1月12日晚,被告人徐某与朋友余某、张某聚餐饮酒后,徐某驾驶小型普通客车至本市濠西路酒驾检查卡点前约100米处停车,徐某从驾驶室换座至后排后,交警赶到车旁,三人下车接受检查。张某迎在最前面,交警询问谁是驾驶员,徐某手指向张某,交警向张某核实,张某默认并称喝了一瓶。三人被带至卡点准备接受吹气测试,交警再问谁是驾驶员,徐某称张某是驾驶员,张某承认。交警执行吹气检测前先在手机上查询了案涉车辆沿途轨迹及监控抓拍图像,一边查询一边继续询问谁是驾驶员,张某仍称自己是驾驶员,徐某称自己坐在后排。此时,交警查询到了清晰抓拍图像确认了驾驶员身份并警示三人作伪证的法律责任。张某先接受酒精吹气检测并测得数值为138mg/100ml,交警再次询问张某是否是驾驶员,其点头确认。交警接着对徐某进行吹气检测并测得数值为139mg/100ml,并现场宣布已经确定驾驶员身份。徐某遂承认自己是驾驶员。经鉴定,徐某血液中乙醇含量为138.2mg/100ml。
最近两起企业补税事件引起市场关注。一是湖北枝江酒业股份有限公司被要求补税8500万元,因这笔税款被追溯至1994年,使得税务“倒查30年”成为舆论焦点。二是宁波博汇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月份收到当地税务要求补税5亿元的通知,最近企业宣布停产。上述两起事件,引起了一些企业人士的担忧。这些担忧包括是否存在全国性查税,不少企业担忧如果倒查多年需要补税,这对于经营困难的当下无疑是“雪上加霜”。跟多位省级、市级税务人士交流得知,目前并没有全国性查税部署。一些地方根据当地税收大数据风险提示等对个别企业查税,是日常工作,也是税务部门正常履职。毕竟税务部门主要负责税收、社会保险费和有关非税收入的征收管理,发现偷逃税、少缴税行为,理应依法制止,否则就是渎职。(第一财经)
尽管中国并未采取集中清缴清欠税收等行动,但随着税收大数据广泛应用,网状、系统性税收风险分析取代了此前个人经验点对点分析,税收征管力度事实上在不断强化,税收征收率在不断提高。以前企业偷漏税可能不容易被发现,但近些年通过税收大数据,税务部门会收到企业风险提示,并跟企业确认,不少企业需要依法补缴税款。
重庆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主任 李雁:经向相关部门核查,网传视频场景实际上是3月26日重庆公安交管部门在大学城附近开展巡查酒驾工作。曾某为博取眼球而编造发布了谣言信息。
携程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可免签入境中国的新加坡游客同比增长10倍,马来西亚游客同比增长9倍,法国、西班牙、泰国游客均同比增长约4倍。 端午小长假期间,平台入境游订单量同比增长115%。来自美国、英国、澳大利亚、韩国和马来西亚的游客最多。
“台湾民意基金会”今日(6月18日)公布最新民调,台湾地区领导人赖清德声望为48.2%,相较上个月重挫 9.8 个百分点。该基金会董事长游盈隆表示,在台湾,一个百分点代表 19.5 万人,10 个百分点代表近 200 万人,上任不到一个月,流失近200万人支持,是一个严重的警讯。
综合考虑前期降雨情况(阿坝、甘孜、凉山等地多日持续降雨,山洪泥石流灾害风险较高)及当前雨水情变化趋势,按照《四川省防汛抗旱应急预案(2025年度修订)》(川防指汛发〔2025〕4号)规定,经四川省防汛抗旱指挥部研究决定,6月24日19时启动四级防汛应急响应,各成员单位、相关市(州)防汛抗旱指挥部按照职责分工,做好防汛保安各项工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