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14 03:11:14 | 浏览次数:5628
“中国热”还得益于中国文旅融合发展的深入实践。除了传统的丝绸、茶叶、瓷器等商品,现代国潮、文创产品以及科技好物正成为外国游客的新宠。中国文旅业态升级,推动旅游与文化、科技等跨界融合,不仅推动“中国制造”走向国际舞台,也让外国人在沉浸式感受中国文化魅力的同时,对中国的现代化发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他们或漫步北京中轴线,或在西安体验汉服妆造、在云南饱览民族风情,或在深圳科技园区体验“未来感”。不少外国游客因为热爱中国文化选择赴华旅游,也因旅游得以更进一步感受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中国发展的脉动。美国《环游世界》杂志说,凭借深厚文化底蕴和现代化城市魅力,中国正逐渐成为世界各国游客的理想目的地。凭借更优质的产品供给、更多元的消费场景和更便利的服务,“中国游”吸引力还在上升。
“土特产”是山区海岛县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载体。截至2024年,浙江山区海岛县已建成单产产值超10亿元的“土特产”全产业链45条,总产值894.8亿元,带动154.2万人就业。
腾讯研究院院长司晓在题为《大模型时代文化内容生产的范式革命》演讲中提到,文化内容产业是引入智能实践的先锋领域。大模型技术的突破正在带来创作大众化、生产智能化和生态普惠化等三重范式革命,大模型正在重塑个体创作生态,未来会有更多小微甚至一人创意公司诞生。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江小涓指出,文化和数字经济高度匹配,数智技术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全球化。在生产模式上,数智技术提升了摄取、处理和生成文化元素的能力,提高了生产效率;交易模式上,为小型文化生产者提供了便利的出海条件,实现了大平台与个性化创意者的高效匹配;创作模式上,AI辅助网剧、网文翻译,提升创作能力;服务模式也更加多元化。
近年来,通过推进保护区总体规划编制,实施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目前,保护区湿地面积达到1.8万公顷,形成了乌丹湖、阿林湖、墨林湖等37处大大小小的湖泊。随着湿地生态持续改善和智慧平台引入,2025年春季迁徙季,保护区监测鸟类数量达19万余只,较去年同期增长124.5%。
乌鲁木齐5月27日电 (苟继鹏)“我们研发的全球首款棉花智能打顶机器人采用‘双目视觉三维重建+AI规划算法’,可模拟大田棉花人工打顶动作,实现高精度、高效率作业。”新疆纬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销售经理胡梁晨27日说。
27日下午,采访团走进超聚变数字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超聚变”)和网络安全科技馆(以下简称“网安馆”),看“硬核科技”如何构筑网络安全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