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10-05 11:49:30 | 浏览次数:6739
近年来,奉化与台湾持续深化传统节庆文化交流,搭建起跨越海峡的沟通桥梁,在共同的文化记忆中不断拉近彼此距离。接下来,双方将持续拓展交流领域、创新交流形式,开展更多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文化活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两岸延续生长,让两岸同胞在交流中凝聚情感。(完)
在随后的交流环节中,东盟作家代表们踊跃发言。新加坡小说家林艺君谈到,中国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以及当代文学的多样性和活力给她带来巨大启发;越南诗人阮仲胜从唐诗入手,分析了他对中国文学的独特理解,并且强调了此类面对面交流对于消除误解、深化互信的关键作用;柬埔寨作家陈秀吟、泰国翻译家周小丫、菲律宾诗人蔡友铭也纷纷表示,岭南骑楼茶肆、侗寨梯田稻浪、东莞作家第一村等鲜活的民族文化场景,让他们深刻感受到中国文学的深厚土壤。
对抗旱工作作出安排部署。印发《关于做好当前抗旱工作的紧急通知》《关于切实做好抗旱播种保苗工作的紧急通知》等文件,就抗旱播种、田间管理、旱情监测、水源调度等提出要求。严格落实以气象预报为先导的应急响应联动机制,组织相关部门滚动开展旱情会商,分析研判旱情发展趋势。及时启动省级抗旱应急四级响应,14个省辖市先后启动本地区抗旱应急响应机制,全省进入抗旱应急状态。
——组建全球首支常备维和警队。2016年,公安部率先组建首支常备成建制维和警队,持续被联合国维和能力待命机制列入最高待命级别的快速部署等级,同时组建快反分队、警卫分队及无人机分队,加强人装结合训练,开展常态化红蓝对抗、全要素模拟演练。维和警察“国家队”时刻保持待命状态,随时为和平出征。
三是大力开展科普宣传。充分利用传统媒体,还有新媒体,宣传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的科学知识。着重普及三条防控措施。第一条,是增加日间户外活动时长。户外活动能够接触到阳光,这样能够促进眼内的多巴胺等等活性物质的释放,促进眼球正常发育,而且能够抑制眼轴变长,是预防近视最有效、经济的方法。即使在阴天,户外活动也对近视防护是有效果的。所以,儿童应该坚持每天日间都有户外活动,保持每日户外活动时长在2小时以上,通过“目”浴阳光,就是眼睛接触眼光,预防和控制近视的发生。第二条防控措施,是限制电子视屏类产品的使用。长时间近距离使用手机、平板、电脑这种类似的视屏类产品,会让儿童的眼轴过早过快变长,容易导致近视的发生。儿童过早过度使用这种视屏类产品,是现在近视早发高发的一个重要原因。倡导0—3岁的婴幼儿不宜使用视屏类电子产品,3—6岁尽量避免孩子接触和使用视屏类电子产品,中小学生在非学习目的使用视屏类产品的时候,单次时长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时长不宜超过1小时。第三条防控措施,是要减少持续近距离用眼时间。首先,读写的姿势要端正。其次,要坚持“20—20—20”原则,就是近距离用眼20分钟,要向20英尺外(大概是6米外)远眺,远眺时间要保持20秒以上,这是“20—20—20”原则。再有,用眼要保持光线适度。这是着力普及的三条近视防控措施,通过这些科学知识的普及,指导家长从小抓好儿童近视预防。
“我国养老照护行业职业类型的快速细分,既是回应老年人多元化需求的必然选择,也是养老服务从粗放向专业化、精细化升级的重要标志。”李杏果强调,尽管职业细分成效初显,仍需关注区域标准差异、职业边界模糊、社会认同不足等问题。
二是开展孕期体重管理。强化肥胖源头防控,指导助产机构以孕期保健为载体,以妊娠风险筛查为抓手,帮助孕产妇合理控制体重增长,保持胎儿适宜体重。在实施孕产妇妊娠风险评估“五色”管理这样一个基础上,分别将超重的孕产妇,就是她的体重指数大于25,还有肥胖的孕产妇,体重指数大于等于28,把这两类孕产妇评估为黄色和橙色等级,依托设置的营养分诊,分级分类施策,采取指导和干预措施,控制巨大儿的发生,推动预防儿童肥胖的关口前移至孕期。这个巨大儿就是体重大于4000克或者8斤的概念,大于这样的体重出生的孩子就是巨大儿,这些孩子远期发生肥胖的风险会大大增加。通过管理孕妇的体重,控制胎儿的体重增长、控制巨大儿发生,这样防控肥胖的关口移到了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