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19 16:58:10 | 浏览次数:9813
在成果展示现场,全球首台50纳米精度MPD双光子直写机格外引人注目。这台被誉为“三维微纳世界的雕刻家”的设备,成功突破光学衍射极限,能以超高精度进行三维微纳加工。2022年,研发团队成立产业化公司,推动这项自主创新技术实现规模化应用。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特聘研究员吴森森表示,当前,地球空间智能分析存在稀疏地学数据难支撑综合研究、地学时空计算流程复杂等问题。生成式AI正在重塑科技与产业生态,为地球空间智能研究带来了新机遇。
今年36岁的李樟煜,已经在残疾人自行车项目征战多年。2012年伦敦残奥会,他第一次实现了残奥冠军梦。接下来,从里约到东京,再到巴黎,他带着梦想破风前行,每届残奥会都有金牌入账。据介绍,李樟煜获得的各类国际赛事奖牌已有50多枚。
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必须抓好基层治理现代化这项基础性工作。当前,超大城市基层治理面临着一些困境和问题。“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看得见的管不了,管得了的看不见”……这些都是对基层治理困境和问题的描述。超大城市人口多、规模大、密度高、流动强,群众之间价值多元,通过形成共识实现集体行动的成本高,这也使得基层治理难度加大。
北京5月21日电 (尹倩芸)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中国极地研究所)极地船舶管理中心主任、“雪龙2”号首任船长赵炎平21日在北京表示,开展国际合作对于极地科研优势互补、提高研究能力、有效利用考察平台等具有重要意义。
成都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成都通过创新“无陪护病房”试点、发展社区嵌入式养老等措施,实现失能失智照护床位增长40%、医养结合机构签约率达92%、老年人健康管理覆盖率突破85%。全市还建成“15分钟健康服务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年健康管理率达100%;累计培养专业照护人才5万人,日均提供照护服务超8万人次,构建起“居家—社区—机构”协同发展的立体化医养服务体系。
北京5月21日电 (记者 陈杭)21日,为期2天的WGDC25全球时空智能大会在北京启幕,旨在推动时空信息、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产业与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深度融合,赋能千行百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