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7-23 21:34:42 | 浏览次数:2336
截至6月13日,全省大、中型水库可用水总量40.48亿立方米,储量充足有保证,按照6月底前无有效降雨的最不利因素考虑,可放水7亿立方米用于抗旱灌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大中型水库及河道供水正常,地下水源较充沛,能够满足抗旱需求。5月下旬以来,对全省98.72万眼农田建设灌溉机井和56.85万项灌排沟渠设备进行全面排查,及时修复损坏设施,确保抗旱灌溉需要。省财政近期专门安排3000万抗旱专项资金,支持各地开展抗旱工作。
青海将西宁机场三期扩建工程视为深度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工程;甘肃认为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三期工程是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有力注脚;西安和乌鲁木齐都表示,咸阳机场、天山机场的改扩建工程,能助力西安、乌鲁木齐打造“一带一路”核心枢纽。
河南省气候中心6月12日8时发布干旱橙色预警,根据最新气象干旱监测显示,安阳、鹤壁、焦作、开封、洛阳、漯河、南阳、平顶山、濮阳、商丘、新乡、信阳、许昌、郑州、周口、驻马店等16个地市72个国家级气象站监测到气象干旱达到重旱等级以上,并已持续10天。据天气部门预报,6月24日之前,全省将维持高温晴热天气,虽然部分时段有分散对流性降水,但无法有效缓解旱情。
杨春华在接受中新健康采访时介绍,视网膜色素变性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遗传性视网膜疾病,发病原因通常是由于一系列的基因突变或缺失导致的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逐渐退化,“因此在旁人看来,患者的眼睛明明是睁开的,可在他们眼中已模糊不清,即使在生活了多年的熟悉环境中,也要依靠摸索移动,跌跌撞撞也是常有之事。”
22日凌晨2点半,武警常德支队官兵抵达现场,大家脚踩铁锹、手托麻袋,采取链路传递的方式,把沙袋源源不断运到管涌处。截至22日晚上8点,管涌群封堵完毕。武警官兵仍坚守一线,与地方应急、水利、气象等部门保持紧密联系,妥善应对下一步险情排查和科学处置。
数据显示,2024年,四川接待国内游客11.19亿人次,国内游客总花费17640.17亿元,文旅产业规模和质量位居全国前列。在研学旅游方面,四川出台行动方案与地方标准,举办研学旅游推进活动和指导师竞赛,成立研学旅游产业促进会,打造“行读四川”公共品牌,“两弹一星”“熊猫家园”等研学产品广受好评。2025年,四川成为全国首批研学旅游基地品质提升试点省份,55个基地纳入品质提升试点,进一步夯实研学旅游发展基础。(完)
用能设备更新改造是“两新”政策支持方向之一。该政策适用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多方向的用能设备更新。目前,浙江已开展2批用能设备更新项目申报下达,更新淘汰用能设备31.8万台(套),实现年节能量约71.5万吨标准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