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7-26 11:07:33 | 浏览次数:2911
“保护好”放在第一位——近年来,我国石窟寺本体保护修缮、载体加固与环境治理、数字化保存与监测等方面的探索实践卓有成效。龙门石窟先后进行多项国内首创或领先的数字修复项目,并运用探地雷达探测、红外成像技术、3D扫描测绘数字化技术等方法完成了奉先寺“大修”。
据介绍,商经局正分3个阶段实施“单一窗口”,第一阶段及第二阶段已分别于2020年及2023年全面投入服务,共涵盖42类贸易文件,第三阶段服务将于2026年起分批推出,届时系统将与内地“单一窗口”对接。
香港人惯会煲汤,“饮汤”这一食补文化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也深入人心,为中式“汤包”开拓更广阔的内地市场奠定坚实的消费基础。
江淮大地,创新涌动:科学岛上,科研人员加紧解决关键技术难题;科交会现场,架起成果转化桥梁;科技园区里,企业聚精会神开发产品、打开新市场……科技工作者们牢记嘱托、开拓创新,不断取得新成果、新突破。
会见绍罗时,刘国中表示,中国支持世界气象组织在全球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中发挥重要作用,愿同该组织一道推动全球气象治理。绍罗高度评价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期待同中方加强合作。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王新颖教授在采访中介绍了短肠综合征的诊疗情况。据悉,短肠综合征是肠衰竭发生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她直言,在临床上,消化系统罕见病的诊治过程比较复杂,管理也非常困难。“在临床上,患者发生肠衰竭的数量其实不少,但是常常被处在一个被忽视的状态,因为肠功能的评价相对比较复杂,至今来说没有一个‘金标准’去评价肠道的功能,所以治疗肠衰竭的诊断就显得非常困难,而且容易被忽视。”王新颖教授表示,确诊以后,患者需要静脉营养来挽救生命,维持生存,但是长期使用静脉营养会带来对其他器官功能的进一步损伤,引发机体代谢紊乱,甚至引起肝脏、肾脏衰竭。 (完)
杭州5月20日电(张煜欢)20日,记者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下称浙大二院)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浙大二院联合浙江大学南湖脑机交叉研究院、脑机智能全国重点实验室、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成功完成国内首例“闭环脊髓神经接口”植入手术。术后患者金大叔(化名)下肢运动功能持续显著改善,不但可以直线行走,还实现转弯、上下坡、变速行走等多种日常活动,标志着国内脊髓神经接口及神经功能重塑领域取得重大技术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