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19 18:56:52 | 浏览次数:4968
6月14日上午,水利部组织开展抗旱专题会商,分析研判华北黄淮等北方地区旱情形势,要求即日起,受旱地区上游黄河、海河、淮河流域的控制性水库全部进入抗旱调度模式,加大下泄流量,保障抗旱用水需求,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以及规模化养殖和大牲畜用水安全,全力保障灌区农作物时令灌溉用水。6月14日15时,水利部将针对河南、河北的干旱防御应急响应提升至三级,目前维持针对山西、江苏、安徽、山东、陕西、甘肃6省的干旱防御四级应急响应,并派出两个工作组正在一线指导抗旱工作。
“我一直在思考,如何让更多中亚人民了解中国、走进重庆。”金淑贤认为,了解一座城市,不能局限于山水风光,还需要关注其悠久历史、现代化发展。陆续摘得2023“我眼中的中国—多彩民俗”短视频大赛、第二届“TALK IN重庆”外语演讲大赛的一等奖后,她受到启发——可以多用短视频多元展现外国人视角里的中国。
玛可河林区位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玛县,总面积10.18万公顷,平均海拔3600米,是长江重要支流大渡河源头面积最大、分布最集中、海拔最高的一片天然原始林区,也是长江流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具有显著的生态地位。
日前召开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发布了2025具身智能机器人十大发展趋势,包括具身感认知协同、多层次端到端决策、智能控制、生成式AI设计、软硬件一致性、大工厂仿真系统、高质量数据集、人机协同、跨学科开源社区以及安全与伦理建设等。
炎炎夏日,避暑纳凉成为广大游客的迫切需求,旅游市场吹起的“清凉风”席卷全国。这个夏天,你可以到高山草原、森林氧吧悠然漫步,感受大自然馈赠的凉意;也可以在避暑小镇、美丽乡村旅居小住,品味清凉惬意“慢生活”……为满足游客需求,各地纷纷推出避暑旅游线路和产品,丰富多样的夏日消暑玩法,让游客拥有了美好的氛围体验。随着“清凉经济”产业链日益成熟,夏日文旅消费活力持续迸发,也让避暑游有了更丰富的“打开方式”。
高山峡谷的森林康养、渤海之滨的观海纳凉、西北草原的自驾穿越……今年夏天,各式各样的避暑旅游方式为游客们提供了丰富的选择。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已形成了一批较为成熟的避暑旅游目的地,依托山地、森林、水域、草原等大自然馈赠的“凉资源”,避暑旅游产品类型持续扩展,在全国形成一张避暑“清凉地图”。
和竞技性更强的奥运会相比,世运会则为更多新兴运动、小众项目提供了展示的舞台。在这里,人们可看到体育舞蹈的活力四射,领略台球运动的精准优雅,感受救生项目的人道主义关怀……值得一提的是,武术和龙舟两个极具中国特色的项目此番首次成为世运会正赛项目,加之俄罗斯桑搏、泰国泰拳等,多元民族文化在世运会平台上碰撞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