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10-08 14:58:21 | 浏览次数:7299
科学上,间歇性禁食的原理在于代谢模式的切换。通常情况下,我们的身体以葡萄糖为主要的能源,也将储存在肝脏里的糖原作为能源储备。而当人体在一段时间里不摄入、或者仅摄入极少的食物,这些葡萄糖能源就会消耗殆尽。人体随即会改变代谢方式,转而使用脂肪酸作为能量来源。这种代谢方式也有个专业名词,叫做“酮体代谢”。
去年以来,中国对多个国家单方面免签。截至目前,中方已经对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瑞士、爱尔兰、匈牙利、奥地利、比利时、卢森堡等国施行单方面免签;还与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格鲁吉亚等国互免了签证。此前的6月13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惠灵顿总督府同新西兰总理拉克森举行会谈。李强表示,将把新西兰纳入单方面免签国家范围,希望新方为中国公民赴新提供更多便利。
今年是国家湿地公园创建20周年。20年来,中国共设立国家湿地公园903处,有效保护了全国240万公顷湿地,为国家重点野生动植物栖息繁衍提供了充足空间。
在钱塘江畔,一场特别的音乐会为百余名残障人士带来别样精神享受。现场,一曲柴可夫斯基的《如歌的行板》拉开了音乐会序幕,舒缓柔美的旋律引领着残障观众穿越岁月的长廊,感受那份源自灵魂深处的感动。
北京5月20日电(记者 上官云)日前,一场别开生面的展览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东馆)揭开帷幕,即“看·见殷商”大展。
黄山5月21日电 (傅天骋)“第二届杭黄世界级自然生态和文化旅游廊道跨省合作推进会”21日在安徽歙县举行。皖浙两省政企代表、行业专家等300余人聚焦生态保护与文旅融合,发布总投资超千亿元的产业项目集群,签订客源互送、品牌共建等多项协议,推动长三角跨省协作从生态共护向全域共富深化。
在电影节期间举办的专题研讨会上,来自全球的电影人、生物多样性领域创作人士与陆川导演展开交流。嘉宾围绕纪录片《西野》,就野保题材作品的社会价值等议题进行讨论。嘉宾还热议《西野》背后的技术实践,多维度解码人工智能将如何打破传统边界,为全球野生动物保护事业注入全新动能。据介绍,联想集团以人工智能技术助力“西野模式”升级,围绕野生动物救护、繁育、科研、科普等工作,和西宁野生动物园一起建设了“青藏高原AI第一园”。与会嘉宾认为,在人工智能技术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西野》在戛纳亮相,不仅是其作为一部纪录片从艺术创作层面获得国际认可,更是中国野生动物保护智慧从高原走向世界的生动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