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10-07 11:34:09 | 浏览次数:3482
旅日艺术家吕娟则特意为此次展览创作了一幅名为《花束》的画作。她表示,这幅作品寓意着百花齐放,与本次展览的多元包容相契合。在展览这个平台上,每一位参与者都如同一朵独特的花,均怀有自由绽放的诉求,大家在相同的艺术空间中各展风采、相互映衬。
“道地药材是产于某个地区的药材,既需要质量好,还需要产量高。”巢志茂告诉记者,各地保护和发展好道地药材,不仅要优化种植技术、加强产地保护、建立质量标准,还要培育龙头企业、加强品牌建设、促进科技研发和人才培养,更好地助力中国中医药事业发展。(完)
《Western China Studies中国西部研究》图书是由陕西师范大学专家团队编纂的英文学术研究汇编,以“中国西部”为研究对象,以“西部基点、当代情怀、世界眼光”为宗旨,集中收录以“中国西部”为主题的多学科和跨学科的学术研究成果,系统阐释中华文明在西部沃土的演进脉络,通过跨学科视角揭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生发逻辑。从2021年开始出版,目前已出版至第五辑。每辑收录文章10篇左右,包括优秀英文原创文章和已发表的中文优秀文章,其中中文文章会有专门的翻译组进行翻译。
截至6月13日,全省大、中型水库可用水总量40.48亿立方米,储量充足有保证,按照6月底前无有效降雨的最不利因素考虑,可放水7亿立方米用于抗旱灌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大中型水库及河道供水正常,地下水源较充沛,能够满足抗旱需求。5月下旬以来,对全省98.72万眼农田建设灌溉机井和56.85万项灌排沟渠设备进行全面排查,及时修复损坏设施,确保抗旱灌溉需要。省财政近期专门安排3000万抗旱专项资金,支持各地开展抗旱工作。
历史逾千年的弦子集诗、曲、歌、舞于一体,是藏族民众表达喜悦、欢庆丰收及节日庆典的方式,巴塘弦子是其典型代表。孩子们从小浸润在民族文化土壤中,如同当地谚语所说: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
本届科技节多维度展示近年来上海在前沿科技和未来产业方面取得的新进展和新成就。据介绍,上海科学家近5年在《科学》《自然》《细胞》三大知名学术期刊上累计发表文章数量在全国的占比为29.2%,一批重磅科研成果已经成为上海科技的闪亮“名片”。(完)
为响应国家战略需求,打破人工智能(AI)“知识高墙”,此次公众科学日增设人工智能相关专场科普活动。软件研究所向公众展示机器人的“智能大脑”AGIROS和“如意RISC-V:更懂你的操作系统”;计算技术研究所则展出ChipGPT芯片设计大模型;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带来《人工智能方法在托卡马克装置中的发展与应用》科普报告;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筹建中的人工智能生物医学工程科普馆试开放,公众现场体会人工智能在医疗大数据管理、医学影像诊断、医学影像三维建模、手术计划导航、无创脑机接口等方面的临床应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