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20 00:43:06 | 浏览次数:0940
开幕式期间,多项金融支持协议、产品研发协议和市场开拓协议现场签约;《福鼎栀子产业发展规范倡议》现场发布;举行栀子产业招商引资推介。
5月29日,在第九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非遗融入现代生活”主题对话现场,道明竹编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杨隆梅拿出一片薄如蝉翼的竹篾,“大家看到了吗?这是我们团队在竹编工艺的技术突破,成功将竹篾剖至28层。”这意味着竹篾可以编织出更加细腻、精致的图案和造型,极大地拓展了竹编艺术的表现空间。
作为天镇县农文旅融合发展的一个缩影,薛三墩这座曾经沉寂的古村落在农耕、游牧、边塞、长城等多元文化的交融碰撞下,日渐散发独特魅力。在天镇,越来越多的“薛三墩”正在探索乡村振兴新范式。(完)
恰逢传统节日,各地博物馆也在纷纷发力。在山西博物院,“毕加索、达利与超现实主义艺术——19世纪以来西班牙油画真迹展”点燃了市民文旅游览的热情;在成都市博物馆,挂艾草香囊、编织五彩绳等端午民俗趣味课堂依次开课。一系列精彩活动吸引市民游客走进博物馆,感受传统节日的深厚底蕴。
随着观鸟经济的兴起,当地的餐饮业、民宿业也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机遇。农家乐店主纷纷推出以散养家禽、山间野菜等本地食材为主的畲乡特色菜肴,同时当地积极盘活流转闲置农房,引导村民建设特色民宿,目前,全乡已有20余家民宿200多张床位,年可接待游客数万人次。
要十分珍惜祖先留给我们的这份珍贵文化遗产,坚持保护优先的理念,加强石窟建筑、彩绘、壁画的保护,运用先进科学技术提高保护水平,将这一世界文化遗产代代相传。
文化与经济相融合,应突出“人”。城市的吸引力,往往体现为宜居宜业、宜游宜乐。有商业上的创新氛围,有文化上的兼容并蓄,长沙的“青和力”十足。数据显示,近10年,长沙人口增长300万以上,其中80%是年轻人。繁荣人文经济,青年是消费者,也是生产者;是体验者,也是创造者。城市有了“青和力”,书写人文经济学大文章就有了新动力。从“惟楚有材,于斯为盛”,到“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再到“努力成为年轻人的向往之城”,当人文经济更多落笔于“人”,当更多体制机制创新立足于“人才”,释放出的必定是无限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