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13 21:15:03 | 浏览次数:4751
坚持因地制宜、科学抗旱,河库灌区及时开闸放水,增加流量,采取疏通渠道、维修涵闸等措施,做到远送多浇、有水可浇;引黄灌区根据抗旱需水情况,及时开闸放水,争取多引黄河水;平原灌区发挥机电井作用,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机井通电,并组织投入各类排灌机械179.4万台,努力增加抗旱播种面积。丘陵岗区利用坑、塘、堰、坝等小型水利工程组织抗旱播种。夏播以来,全省累计抗旱浇水7977.3万亩次,播种进度与常年相当。
7月21日,中国外交部宣布,经中欧双方商定,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将于7月24日访华。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会见科斯塔和冯德莱恩,国务院总理李强将同欧盟两主席共同主持第二十五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此访恰逢中欧建交50周年之际,在国际地区形势日趋复杂、全球经贸摩擦加剧背景下,中欧高层的此番互动能够达成哪些共识,备受外界关注。
靳东,1976年出生于山东省,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国家一级演员,曾获得“青年五四奖章”先进个人、“全国德艺双馨电视艺术工作者”等荣誉称号。他还是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
6月下旬,记者见到周孝雄时,他正在梨园里忙着除草、管护。“种了38亩梨树,去年产梨11万斤,销售额超40万元,今年的收成预计还要好一些。”48岁的周孝雄是重庆永川区南大街街道黄瓜山村村民,也是当地的种梨大户。他告诉记者,这几年,随着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梨子的品质更好、产量更高,“从过去单一的黄花梨发展到现在的9个品种,单价从过去每斤不到2元涨到现在每斤5元以上”。
实际上,大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交通运输领域表现最突出的,就是期盼出行有更多选择、有更大便利、有更优品质。如今,我国每天约1亿人次乘轨道交通高效通勤,地铁的准时准点、轻轨的便捷舒适,让大家生活工作更便利;每天约有1亿人次靠公交穿梭街巷,串联起大家出门逛街、买菜等日常烟火;每天约有1亿人次选择出租车、网约车实现“门到门”出行,最后一公里出行更顺畅。这三个“1亿人次”,是城市交通承载能力与韧性活力的生动注脚。而人员、货物的高效流转,更是经济循环的“润滑剂”,推动人才、信息、资源循环,为消费和产业升级助力。三个“1亿”叠加,既是交通强国建设成果,更彰显中国经济韧性、潜力与活力。
“系列实践活动的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改变职业认知的模糊性,建立清晰的职业画像,在岗位实践、职业体验等活动中,形成对职业的立体认知,从入学开始一步步明确个人职业方向和职业发展目标,切实提升职业规划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天津职业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任静表示。
大一刚入学时,邹金的脑子里根本没有一点儿生涯规划的意识。后来,是学校完备的生涯教育体系让他逐渐明晰了成长方向:在大一的职业启蒙教育中,老师结合他的兴趣爱好,带他了解“动画场景建模”职业方向;大二的职场体验环节,他参与了“扬州古建筑数字化基因库”建设项目,历史学专业积累让他在古建筑数字采样中如鱼得水,并掌握了一定的数字建模技术;此后,是一次次个性化咨询、精准化辅导……邹金不断提升求职技巧、储备相关技能、坚定选择方向,最终“跨界”踏入职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