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28 04:58:53 | 浏览次数:2804
文化和科技的深度融合,正在创造更多新型文化业态。以“马栏山”为例,以前是城中村,如今已发展成为创意产业云集的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在这里,集聚了3000余家上下游企业,形成涵盖创意、内容制作、储存、播发、交易的数字文化产业链。园区项目数字文博平台“山海”APP,上线7个月即完成2.7万件文物的数字化采集,如今已是近3000万用户的“24小时线上博物馆”。抓住科技革命、文化产业发展的机遇,打造以“文化+创意”“文化+科技”为主要特征的新业态,就能找到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今年端午与“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时间相近,包粽子、挂艾草、点雄黄等传统民俗及非遗体验活动广受欢迎。津南区举办“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活动,集中展示非遗技艺;西青区杨柳青古镇打造融合端午民俗与童趣的主题活动;武清区南湖举办龙舟赛,融合体育竞技与文化体验;蓟州区举办端午游园会,重现传统雅趣;滨海新区泰达航母主题公园推出音乐焰火秀及特色夜游项目。
今年是马力在保护区工作的第二十三年。“每年观鸟季是我们最忙的时段,因为这不仅是我们观测研究最集中的时期,也是巡护任务最重的时期。”马力介绍,保障鸟类栖息地不受人为干扰是巡护的重要内容之一。巡护时除了要关注捕鸟、毒鸟等行为,也要及时阻止大声惊吓、对鸟群扔石、无人机拍鸟等不文明行为。
第二十四条 上级政府部门应当根据下级政府部门履行职责的需要,在确保政务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及时、完整回流业务信息系统收集和产生的下级政府行政区域内的政务数据,并做好系统对接和业务协同,不得设置额外的限制条件。
文化赋能经济,经济活化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很发达的地方,经济照样走在前面。可以研究一下这里面的人文经济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本版今起推出系列评论,观察人文经济的丰富实践,梳理经验、总结启示,为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推动高质量发展凝聚智慧和力量。
南非·中国文化艺术交流协会会长、约堡华星艺术团团长黄晶晶表示,水立方杯大赛自进入南非13年来,已成为侨胞社会的重要文化活动平台。她欣慰地看到,越来越多热爱中文歌曲的朋友通过这个舞台找到自信,展示才华,也加深了中南之间的文化纽带。
传统文化催生新灵感。端午假期,各大商圈、景区焕然一新,迎来节日客流高峰。在河南,沙河调、古琴、唢呐等60余个非遗展演在漯河主要商圈轮番登场,精巧的面塑、灵动的草编等各类非遗产品琳琅满目,商圈人流量同比增长近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