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10-08 00:35:15 | 浏览次数:2528
环顾世界,个别国家肆意挥舞关税大棒、胁迫“脱钩断链”、推行“小院高墙”,以牺牲全球市场效率为代价,谋求一己私利,扭曲了全球市场机制,侵蚀了多边主义的制度根基;南北发展鸿沟越发凸显,许多发展中国家面临债务高企、通胀飙升、资源紧缺等多重困境,政策选择空间日益狭窄,经济复苏步履维艰;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但是围绕技术标准、数据治理、人才流动的观点分歧与竞争博弈也愈加突出,这些问题若缺乏有效引导和积极合作,极可能在未来诱发新的不平等和冲突源。
央广网深圳6月24日消息(记者 常迪 荣冀晴)我国首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自5月20日起施行,该法从公平竞争、投融资促进、科技创新等多个维度精准发力,既保障民营经济组织平等参与市场竞争、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又引导企业规范经营、履行社会责任。对此,记者采访了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及深圳多家民营企业负责人,了解他们对该法出台后的看法与期待。
2019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其中提到推动体育赛事职业化,支持发展体育经纪人队伍,挖掘体育明星市场价值。2019年12月,国家体育总局发布废止部分规范性文件的通知,《关于对国家队运动员商业活动试行合同管理的通知》等限制运动员商业活动的规定被废止。曾文莉认为,即便如此,目前国内体育经济的价值还有待充分释放。她对已走上职业化道路多年的网球充满希望,认为网球市场可能是一个突破口。
而作为中美贸易的前沿哨所,港口运营、国际物流及货运代理企业也纷纷忙碌起来。广州市一家物流供应链企业负责人介绍,很多加工贸易企业既要进口零部件,又要出口成品,面临双重关税。
“现在的形势已经很不一样了,大进大出的环境条件已经变化,必须根据新的形势提出引领发展的新思路。”基于对我国发展阶段、环境和条件变化的深刻洞察,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强调“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更多依托国内市场实现良性循环”。此后,在一系列重要场合,总书记又围绕如何构建新发展格局、畅通国内大循环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科学回答了做强国内大循环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指引中国经济向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目标迈进。
近日,农业农村部、水利部、应急管理部、中国气象局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各地立足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分区分类指导,细化实化措施,确保夏播作物种足种满,奠定秋粮和全年粮食丰收基础。
6月14日上午,水利部组织开展抗旱专题会商,分析研判华北黄淮等北方地区旱情形势,要求即日起,受旱地区上游黄河、海河、淮河流域的控制性水库全部进入抗旱调度模式,加大下泄流量,保障抗旱用水需求,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以及规模化养殖和大牲畜用水安全,全力保障灌区农作物时令灌溉用水。6月14日15时,水利部将针对河南、河北的干旱防御应急响应提升至三级,目前维持针对山西、江苏、安徽、山东、陕西、甘肃6省的干旱防御四级应急响应,并派出两个工作组正在一线指导抗旱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