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14 17:03:54 | 浏览次数:5449
近年来,欧盟不断出台产业政策,提供大量补贴,扶持欧洲企业,甚至公开提出优先购买欧洲产品。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至2030年间,欧盟将提供超过1.44万亿欧元的各类补贴,截至2024年已实际发放超过3000亿欧元。欧盟还出台了一系列经贸“工具箱”。当前欧盟正着力促进经济增长、提升竞争力,这需要摒弃双重标准,更多开放合作。
6月18日至20日,2025中国国际金融展在上海世博展览馆举办。网联清算公司在金融基础设施展示区设立展台,从科技强基、筑牢防线、服务创新、架桥铺路、自主可控五个维度出发,展现其在中国人民银行领导下,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在持续优化金融服务、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等方面取得的成果。
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服装学院、北京印刷学院、河北工业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天津工业大学、中国民航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等28所京津冀高校的420余项创新成果在这里璀璨绽放,成果展览内容涵盖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新艺科,吸引了众多师生前来观展,展览将持续到20日。
各方愿在平等互利基础上,在贸易、经济、投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工程技术、能源(包括水能和可再生能源)、交通、矿产、农业、生态环保、加工工业、科学技术以及其他共同感兴趣的领域开展合作。
“许多民族手工艺蕴含着丰富的地域文化、民俗文化等,是连接过去与未来、传统与现代的坚固桥梁,在当代社会已成为展现文化魅力、传递生活温度、彰显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具有深刻内涵和重要价值。”《民艺》杂志社副社长刘勍表示,国家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为民族手工业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要鼓励和宣传民族手工业的融合创新发展,激发手工业从业者的创新思维,将现代科技与手工技艺相结合,开发出具有时代特色的创新产品,使民族手工业焕发出新活力,在新的历史方位上迈向更广阔的舞台。
峰会宣布签署共建“一带一路”、人员往来便利化、绿色矿产、贸易畅通、互联互通、工业、海关等领域12份合作文件。峰会期间,中国同中亚五国签署多份友城协议,双方友城数量突破100对。
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等中亚五国领导人一致表示,在习近平主席卓越领导下,中国取得举世瞩目发展成就,感谢中国同中亚国家开展全面合作,为各国带来难能可贵的发展机遇。中国—中亚机制已成为促进双方对话合作、推动中亚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平台。在充满不确定的世界中,中国-中亚机制的战略意义更加突出,中国的繁荣强大正在惠及周边国家。中国是中亚各国可以永久信赖的战略伙伴和真正朋友。中亚各国高度珍视与中国的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合作模式,期待同中国密切全方位合作,扩大贸易、投资规模,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促进工业、农业、科技、基础设施、新能源、互联互通等领域合作,强化区域安全协作,增进文化、教育、旅游等领域人文交流,将中国—中亚机制打造为区域合作的典范,共享发展繁荣,共促和平稳定,构建更加紧密的命运共同体。各方高度赞赏中国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的建设性作用,积极支持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三大全球倡议,愿同中方密切协调和配合,坚定维护自由贸易和多边贸易体系,共同捍卫国际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