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10-11 16:36:51 | 浏览次数:2391
据介绍,林巧思翻遍史料后,从一句“卿桴独立鼓,我揭自由旗”中获得灵感,创作了充满趣味的大婚戏,展现历史人物有人情味、接地气的一面。
最近两起企业补税事件引起市场关注。一是湖北枝江酒业股份有限公司被要求补税8500万元,因这笔税款被追溯至1994年,使得税务“倒查30年”成为舆论焦点。二是宁波博汇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月份收到当地税务要求补税5亿元的通知,最近企业宣布停产。上述两起事件,引起了一些企业人士的担忧。这些担忧包括是否存在全国性查税,不少企业担忧如果倒查多年需要补税,这对于经营困难的当下无疑是“雪上加霜”。跟多位省级、市级税务人士交流得知,目前并没有全国性查税部署。一些地方根据当地税收大数据风险提示等对个别企业查税,是日常工作,也是税务部门正常履职。毕竟税务部门主要负责税收、社会保险费和有关非税收入的征收管理,发现偷逃税、少缴税行为,理应依法制止,否则就是渎职。(第一财经)
经查,徐德祥丧失理想信念,背弃初心使命,无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和旅游活动安排;罔顾组织原则,在组织谈话时不如实说明问题;廉洁底线失守,利用职权为亲属谋利;对党纪国法毫无敬畏,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在企业经营、工程承揽等事项上提供帮助,非法收受巨额财物。
据悉,6月24日至26日,世界经济论坛第十六届新领军者年会(2025夏季达沃斯论坛)将在国家会展中心(天津)举行,来自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约1800名嘉宾参会。目前,论坛的各项筹备工作已经就绪。
尽管中国并未采取集中清缴清欠税收等行动,但随着税收大数据广泛应用,网状、系统性税收风险分析取代了此前个人经验点对点分析,税收征管力度事实上在不断强化,税收征收率在不断提高。以前企业偷漏税可能不容易被发现,但近些年通过税收大数据,税务部门会收到企业风险提示,并跟企业确认,不少企业需要依法补缴税款。
在江西瑞昌,当地创新采用稻鸭共养模式,探索出一条生态农业的新路径,不仅实现了农药减量、粮质提升,还实现了一田双收,为乡村振兴注入绿色动能。
北京6月23日电 (记者 吕少威)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将于7月2日在北京启幕,以“建设数字友好城市”为主题,聚焦数据要素、数字安全、人工智能等议题,吸引来自50多个国家以及重要国际组织的300余名国际嘉宾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