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12 13:03:32 | 浏览次数:4472
随着中非经贸合作日益紧密,中非基础设施建设合作正从传统交通、能源项目,向数字基础设施、生态工程等新领域延伸。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在援埃塞俄比亚河岸绿色发展项目中,将垃圾成堆的污染河道改造为非洲功能最为齐全、面积最大的城市综合广场,成为当地生态修复典范。
家住北京朝阳区的资深网球爱好者张先生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感慨,“原来就不好预约的网球场,在郑钦文夺冠后,更不好约了。”他说:“我经常打球的球馆最早预约时间是提前一周的早上七点,但是现在到点就秒没,手一慢就显示预约完毕。”
长沙6月12日电 (刘曼)中非基础设施合作交流活动12日在湖南长沙举行。活动现场,中国与非洲多国达成28项基础设施合作项目,签约总金额达52.7亿美元。
去年以来,中国对多个国家单方面免签。截至目前,中方已经对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瑞士、爱尔兰、匈牙利、奥地利、比利时、卢森堡等国施行单方面免签;还与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格鲁吉亚等国互免了签证。此前的6月13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惠灵顿总督府同新西兰总理拉克森举行会谈。李强表示,将把新西兰纳入单方面免签国家范围,希望新方为中国公民赴新提供更多便利。
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国家疾控局局长沈洪兵表示,中国将以《中非合作2035年愿景》为指引,把热带病防治作为构建中非卫生健康共同体的重要支点,在监测预警、技术推广、人才培养、跨境联防等领域与非洲伙伴深化合作,为实现“健康非洲”目标注入专业力量,携手筑牢热带病防治的中非防线。
除了住宿餐饮消费券,此次活动还同步推出了文旅体专项折扣券,进一步延伸消费链条。从历史遗迹到现代商圈,从演出场馆到特色街区,一张小小的票根成为串联多场景消费的纽带。这种创新模式不仅为消费者带来实惠,也为商家导入了精准客流,更延长了城市消费链条,激活了夜经济和文商旅融合发展。
在北京外国语大学非洲学院院长李洪峰看来,此次部长级会议为中非双方推进现代化提供重要指引,进一步明确了下一阶段工作重点,将推动“十大伙伴行动”具体举措加速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