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7-08 14:30:54 | 浏览次数:4386
在这次走访中,我们发现,芜湖打破了重制造、轻应用的产业魔咒,通过场景创新打通技术到市场的最后一公里。一方面,聚焦于政府端的刚性需求,比如开发应用于救急的指挥机、防汛无人机等产品,深度融合到国家的应急体系。另一方面,积极开拓消费端的潜力市场,打造无人机外卖的配送、航空城市观光等服务,让低空经济真正地飞入寻常百姓家。通过“低空+物流”“低空+医疗”等场景的不断创新,构建起了通过需求牵引技术、应用反哺研发的正向循环。这种以场景培育产业的逻辑为新技术的商业化提供了一个最佳的试验场。
近些年我们也能看到这些举措,中国推出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有不少是长期执行的制度性政策。比如为消除重复征税,营业税改为增值税;增值税基本税率从17%降至13%;个人所得税也通过扩大税率级距、增加专项附加扣除、提高起征点,实际降低了税负;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降至16%等。
在“魔术一条街”,“风火轮·极速未来”“混天绫·材料秘境”“乾坤圈·能量解码”3个展区,通过涵盖光化学、低温技术、仿生材料、激光技术等多个学科的30余个互动科学实验,成为火热的“科学乐园”。
拼营商环境,拼的是主动、是坚韧。态度和状态特别重要。更主动,积极作为、主动作为,想经营主体所想,急经营主体所急,想在前、谋划在前、服务前置。更坚韧,咬定努力方向,明确目标任务,日积月累,持之以恒。
随着参与网球运动的人逐渐增多,中国网球的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完善。纪宁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我们在做一个项目,在北京朝阳区规划一个‘大满贯网球文化公园’,将汇集所有大满贯要素。人们既能在此观看全球顶级赛事,也能在场地上训练和比赛。”纪宁说,这仅是一个案例,但从中可以窥见中国网球运动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也越来越专业化。作为体育产业的参与者与观察者,纪宁表示,不仅北京,全国各地网球运动设施也发展得越来越好。
常年打球的张先生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在郑钦文夺冠前的这几年,网球运动在大众层面一直是向上走的态势,加入网球运动行列中的人不断增多。”张先生分析,这也许跟网球是隔网运动有关,因此在疫情期间受到欢迎。
张先生认为,网球明星的出现与整个网球运动以及网球经济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并形成正向反馈。他说,明星越多,示范效应就越强,就会更加刺激网球运动的发展,网球经济热度也会越高。而打网球的人多了,就会涌现出更多的网球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