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10-05 18:15:39 | 浏览次数:8540
出口转内销,也意味着国内市场供给规模扩大,生产者的竞争加剧。为避免由此导致国内供给过剩,应当综合施策,全面扩大内需,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改善公众预期,畅通国内供需循环。
最近两起企业补税事件引起市场关注。一是湖北枝江酒业股份有限公司被要求补税8500万元,因这笔税款被追溯至1994年,使得税务“倒查30年”成为舆论焦点。二是宁波博汇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月份收到当地税务要求补税5亿元的通知,最近企业宣布停产。上述两起事件,引起了一些企业人士的担忧。这些担忧包括是否存在全国性查税,不少企业担忧如果倒查多年需要补税,这对于经营困难的当下无疑是“雪上加霜”。跟多位省级、市级税务人士交流得知,目前并没有全国性查税部署。一些地方根据当地税收大数据风险提示等对个别企业查税,是日常工作,也是税务部门正常履职。毕竟税务部门主要负责税收、社会保险费和有关非税收入的征收管理,发现偷逃税、少缴税行为,理应依法制止,否则就是渎职。(第一财经)
据介绍,今年优质创业项目评选申报对象为2025年度应届高校毕业生,即2025年内毕业的区内外大专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包括当年毕业,继续升本、读研、读博的学生),应届毕业生应为创业项目法定代表人或占股30%以上的股东(未注册落地的项目参照执行)。已参加过优质创业项目评选的应届高校毕业生不再参加此次评选。
郭迎锋: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是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选择。通过激活内需、升级产业、搭建内外循环的“连接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正在提升中国经济的内生动力与全球竞争力。未来,随着市场一体化发展、制度衔接和产业融合,“内外兼修”将成为我国高质量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
此外,外贸企业在资质获取、渠道开拓、客户培育等各环节都需要成本投入。一些外贸企业因海外订单减少导致库存积压、现金周转困难,无力开拓国内市场。
其次,拓宽“创新积分制”场景应用。开展积分企业分类评价和增值服务,持续推进创新积分评价与地方政府贷款风险补偿、贷款贴息等政策的联动实施,拓展“积分贷”“积分投”“积分保”“积分融”等金融服务场景。
加大全渠道多维支持力度。电商平台、零售企业等应当积极总结经验,在对接国内市场、品牌塑造、供应链管理等方面更好支持外贸企业开拓国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