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19 09:42:56 | 浏览次数:8328
截至6月13日,全省大、中型水库可用水总量40.48亿立方米,储量充足有保证,按照6月底前无有效降雨的最不利因素考虑,可放水7亿立方米用于抗旱灌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大中型水库及河道供水正常,地下水源较充沛,能够满足抗旱需求。5月下旬以来,对全省98.72万眼农田建设灌溉机井和56.85万项灌排沟渠设备进行全面排查,及时修复损坏设施,确保抗旱灌溉需要。省财政近期专门安排3000万抗旱专项资金,支持各地开展抗旱工作。
对西北城市来说,机场的作用尤为重要。西北不沿海,也没有内河航运。依托铁路和机场打造枢纽,形成开放门户,无论对区域还是全国而言,都具有经济与战略的双重意义。
近些年我们也能看到这些举措,中国推出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有不少是长期执行的制度性政策。比如为消除重复征税,营业税改为增值税;增值税基本税率从17%降至13%;个人所得税也通过扩大税率级距、增加专项附加扣除、提高起征点,实际降低了税负;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降至16%等。
北京7月22日电 (记者 余湛奕)近日,各地各高校2025年新招募的4.8万余名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陆续出征,奔赴西部和基层地区开展志愿服务。22日,西部计划全国项目办、团北京市委在北京西站为即将奔赴新疆、西藏等地服务的西部计划志愿者送行。团中央书记处书记胡百精出席活动并讲话,30余所在京高校招募选拔的120余名志愿者代表庄严宣誓,正式踏上新的征程。
聚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因地制宜构建高水平的人才自主培养体系,建立以我为主、人尽其才的人才使用和服务保障体制。加快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改革,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和拔尖人才培养,着力加强创新能力培养,增强基础研究对科技创新的支撑力度。完善高校科技创新机制,提高成果转化效能。
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执行局负责人表示,今年,最高法在全国法院部署开展执行工作规范提升三年行动,确定了包括规范执行实施与执行审查衔接等27项规范执行重点环节,正在协同推进执行工作规范提升。此次出台《解释》,进一步优化机制,凝聚审判部门与执行部门合力,提升矛盾纠纷前端实质性化解效能。
6月14日上午,水利部组织开展抗旱专题会商,分析研判华北黄淮等北方地区旱情形势,要求即日起,受旱地区上游黄河、海河、淮河流域的控制性水库全部进入抗旱调度模式,加大下泄流量,保障抗旱用水需求,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以及规模化养殖和大牲畜用水安全,全力保障灌区农作物时令灌溉用水。6月14日15时,水利部将针对河南、河北的干旱防御应急响应提升至三级,目前维持针对山西、江苏、安徽、山东、陕西、甘肃6省的干旱防御四级应急响应,并派出两个工作组正在一线指导抗旱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