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17 09:50:35 | 浏览次数:4382
“全球四把伞,一把东石造。”在晋江东石镇,近500家制伞企业“遍地开花”,撑起了中国最大的伞具制品及制伞原辅材料生产和出口集散地,成品伞年产量约4.6亿把,年产值130亿元,产品远销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
当天还举行了2024年度晋江市伞业行业协会年会,对“中国伞都”第四届制伞工匠进行表彰,并发布2025年泉州市制伞行业职工职业技能竞赛方案。此外,海西智创网共享专利池与知识产权供需对接平台正式上线,福建省伞业知识产权创新联合体启动共建,为产业创新注入新动能。
为应对暑期客流高峰,东疆边检站提前联动邮轮公司、代理公司及口岸联检单位,动态调整通道设置,确保高峰时段旅客“随到随检”。该站还抽调精通俄语、英语的民警,配备大数据智能翻译终端,为外籍旅客提供专业服务;同时为特殊旅客开通“特别通道”,并对家庭旅客实施集中查验,最大限度提升通关效率。
在数字化浪潮和消费升级双重背景下,菜市场数字化转型已成必然趋势。据《中国智慧菜场行业研究报告》预测,智慧菜场市场规模预计将由2020年的138亿元快速增加至2025年的6000多亿元。从年轻态转型到智能化管理,各地的智慧菜市场用科技赋能传统业态。菜市场的“智”变之路,不仅让百姓拎稳了“菜篮子”,更托起了城市生活的幸福感与获得感,成为新时代美好生活的生动注脚。
没有“墨水”,自己研发,没有标准,自己制定。如今,企业已经拥有知识产权100余项,参与8项行业标准制定。记者发现,在企业办公室的玻璃上,写满了他们的想法和讨论,这支团队,用“敢想敢干”的精神把一个想法变成了量产现实。
峰会期间,中国同中亚国家在地方合作、人员往来、教育交流、文化旅游等领域达成一系列新的合作成果,拉紧了同心同德、相知相亲的人文纽带。习近平主席宣布,中方将在中亚开设更多文化中心、高校分校、鲁班工坊、中医药中心等,在中国高校增设中亚语言专业,继续实施好“中国-中亚技术技能提升计划”,加强同中亚国家立法机构、政党、妇女、青年、媒体、智库等合作,深入开展治国理政经验交流。六国元首见证签署多份友城协议,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友城数量突破100对,完成了习近平主席3年前提出的倡议目标。北京和杜尚别直航首飞,中国同中亚国家首都直航实现全覆盖。六国签署促进人员往来便利化合作倡议,同意出台简化签证手续等便利化举措,让中国和中亚国家民众像走亲戚一样常来常往。各方商定积极推动互设文化中心,合作开展“中国-中亚文化和旅游之都”评选,联结六国历史文脉,传承千年丝路情谊。此行期间,《平“语”近人——习近平喜欢的典故》在中亚五国播出,习近平主席引用的中国诗文典故广受当地民众关注和喜爱。
纪宁说:“欧美国家的网球市场已逐渐进入饱和阶段,中国被认为可能带来新的爆发性增长点。”他认为,在中国这个网球新兴市场,应更充分地挖掘体育明星的商业价值。“这有利于全面释放中国体育经济的增长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