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10-11 19:04:39 | 浏览次数:1520
展陈重点彰显文学、美术、新闻出版、音乐舞蹈、戏剧、学校教育、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国际反法西斯友人共九个领域的100多位国内外文化名人,在桂林从事抗日文化救亡运动的历史功勋。其中,包括范长江、胡愈之、孟秋江等推动创办“国际新闻社”的事迹——“国新社”于1938年10月在长沙初创,范长江、胡愈之撤至桂林后开始真正运转,在与香港“国新社”合并后,以桂林总社为中心,凭借庞大的通讯网络,向海内外150余家报社发稿,成为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的一个新闻战斗堡垒。
“祖父起初十分惧怕,担心与国民党反动派对抗会引来灾祸。”邱宏鉴回忆道,“但父亲态度坚决,反复陈述救国大义,最终打动了祖父,获得理解和支持”。
马会当日组织媒体参观。步入“连荟”,2楼走廊柱子上以数码技术呈现马匹在四季自然环境中生活的影像。继续往前走,便是“传奇马廊”,这里以3D数码技术还原了6匹经典赛驹(包括三届香港马王“金鎗六十”)在虚拟马房的情景,访客可与它们互动。另一侧的“传奇骑师之路”以数码技术重现了6位精英骑师,并展示他们专属的出赛装备等。“连荟”内还设有一匹实物大小、栩栩如生的机械马。
“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是我们的核心使命。”韩小昆表示,《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主题展览新增的英烈专区不仅是纪念,更是精神传承。当观众通过互动装置为英烈献花时,屏幕会同步显示英烈事迹,这种仪式感让爱国情怀自然流淌。开展至今,已有上百家单位来馆开展主题教育,青少年在英烈名录前驻足沉思的身影,正是精神传承的最好见证。
对于个别人士歪曲二战历史,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会长张宏志分析称,一些霸权主义者不能适应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发展趋势,不能接受特权地位的没落动摇,为了自身的地缘政治利益,不惜曲解二战历史,这对世界持久和平构成严重威胁。
说年轻,是因为它是改革开放后新建的港口。在百年老港林立的中国海岸线上,这座1982年才开工建设的港口,用短短几十年时间完成了从“石臼小港”到国际枢纽的跨越。
位于广西北海市合浦县的牛皮河特大桥全长1605.4米,共设计桩基340根、墩身48座、预制架设简支梁49孔,是衔接合湛高铁广西段与广东段的关键性工程。大桥跨越牛皮河及地表液化天然气管道,桥址周边还存在地下大型溶洞,建设难度较大。为保证大桥施工安全,云桂铁路广西公司组织中铁二院、中铁大桥局等单位对大桥桩基设计方案进行优化调整,确保桥梁桩基布设在合理的位置,同时采用先进的探测技术和填充工艺确保大桥桩基施工的质量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