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10-09 01:06:11 | 浏览次数:8269
6月14日上午,水利部组织开展抗旱专题会商,分析研判华北黄淮等北方地区旱情形势,要求即日起,受旱地区上游黄河、海河、淮河流域的控制性水库全部进入抗旱调度模式,加大下泄流量,保障抗旱用水需求,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以及规模化养殖和大牲畜用水安全,全力保障灌区农作物时令灌溉用水。6月14日15时,水利部将针对河南、河北的干旱防御应急响应提升至三级,目前维持针对山西、江苏、安徽、山东、陕西、甘肃6省的干旱防御四级应急响应,并派出两个工作组正在一线指导抗旱工作。
坚持因地制宜、科学抗旱,河库灌区及时开闸放水,增加流量,采取疏通渠道、维修涵闸等措施,做到远送多浇、有水可浇;引黄灌区根据抗旱需水情况,及时开闸放水,争取多引黄河水;平原灌区发挥机电井作用,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机井通电,并组织投入各类排灌机械179.4万台,努力增加抗旱播种面积。丘陵岗区利用坑、塘、堰、坝等小型水利工程组织抗旱播种。夏播以来,全省累计抗旱浇水7977.3万亩次,播种进度与常年相当。
研制团队抢抓时间,仅用了两个月,就完成了系统开发方案。紧接着,试验台的全套液压系统、气动载荷系统和各类软件包等难题也相继被研制团队攻克。
农业合作是中国和东盟国家合作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广西依托区位、通道优势,不断深化与东盟国家的农业合作。截至目前,广西已在柬埔寨、越南等东盟国家建设多个境外农业合作示范区,签署一系列农业合作协议。
目前,社区豆腐作坊已从以前的五六家,迅速发展至40余家。社区有160余名专业豆腐制作人员,日均生产豆腐制品超15吨,年产值超4000万元。10余家特色豆腐宴餐厅更是门庭若市,日均接待游客4000余人次,年营收超3000万元。
南宁6月3日电(蒋雪林 罗先彬)2025年广西生态文化月暨六五环境日广西主场活动3日在南宁举行。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张兴赢在会上发布西江、九洲江生态环境质量指数。评价结果显示,2024年西江生态环境质量指数为87.55,生态环境质量等级为“优”,逐年呈现上升趋势。
作为中外文化交流的知名品牌,“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已邀请百余个国家的1100名青年,完成1041部短片,获得197余项国际奖项,成为全球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