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10-09 01:13:15 | 浏览次数:4176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倪浩]8月3日,郑钦文夺得2024巴黎奥运会网球女单冠军,实现中国选手在该项目上的历史性突破,也点燃了民众参与网球运动的热情,网球热度随之大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体育明星与体育经济会形成正向反馈:体育明星的示范效应会提振相关体育产业、吸引更多人参与到运动中来,大众的广泛参与则会成为“未来明星运动员”诞生的基石。
跑酷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的法国巴黎,于2006年进入中国,落地成都发展已超过十年,深受青少年喜爱。同时,跑酷也是成都世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设竞速和自由式两个小项。“跑酷不仅是我们2025年成都世运会的项目,也是2028年奥运会新增的项目,我们希望能通过跑酷比赛,将这个项目推广出去,从而唤起更多人对跑酷的好奇心,甚至加入到专业比赛的队伍中。”国家一级运动员、2023WCT世界追逐赛成都站冠军队伍成员刘林说:“还有60天,第十二届世界运动会就将在成都盛大开幕,各类‘爱成都·迎世运·动起来’活动陆续举办,世运氛围已经‘拉满’了。”
近年来,随着各地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城市休闲生活的智慧场景也在我们身边涌现。当“硬核”科技遇上休闲生活,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
“当年李娜一度手握13个国内外知名品牌代言,而郑钦文在奥运夺冠之前已有10个代言品牌。”纪宁认为,网球目前在中国的热度已今非昔比,李娜时代已奠定的中国网球经济的热度,在郑钦文夺冠后会被逐渐引爆。纪宁还表示,网球作为全球顶级的职业体育和商业体育项目,正逐步释放巨大的产业经济空间。
今年36岁的李樟煜,已经在残疾人自行车项目征战多年。2012年伦敦残奥会,他第一次实现了残奥冠军梦。接下来,从里约到东京,再到巴黎,他带着梦想破风前行,每届残奥会都有金牌入账。据介绍,李樟煜获得的各类国际赛事奖牌已有50多枚。
张先生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近年来走入网球馆和网球场的人越来越多,这一现象在郑钦文夺冠后更加明显,其中尤以青少年人群为多。
有研发机构的规上企业占比多大?如何提升产业界与科技界融合的自觉性?如何围绕产业的技术堵点进行创新?调研组带着问题走进研究院、实验室,深入生产车间,一路调研、座谈,了解各地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