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20 13:20:28 | 浏览次数:0751
“我们的教育要善于从五千年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优秀的东西,同时也不摒弃西方文明成果,真正把青少年培养成为拥有‘四个自信’的孩子。”一番话语重心长,浇灌孩子们心中自信的种子蓬勃生长。
连日来,河南多地持续高温出现不同程度旱情,引发关注。目前河南情况如何?当地采取了哪些抗旱措施?国家对抗旱又有何举措?一文速览。
在长岭县光明乡蒙古屯村王继碑家,200平方米庭院里小冰麦生得翠绿,秋收之后,王大哥还要再种茬油葵。“土地轮种不仅让小麦更高产,而且油葵榨出的油留够自家吃的,还能再进账几百元。”王大哥底气十足,“别看咱家院子不算大,只要肯干,一处庭院能挣两份钱。”
在“二十四节气文化沉浸体验”环节中,“端午门挂DIY”与“竹编龙舟DIY”同步展开。20组家庭在老师指导下,用艾草、菖蒲编织驱邪纳福的门挂,以柔韧竹条塑形象征团结的龙舟。孩子们在穿针引线、编绕扎结间,亲身体验“艾草避秽”“龙舟精神”的文化寓意,将传统文化转化为可触可感的童年记忆。
针对目前的旱情,河南省水利厅于6月14日17时将水旱灾害防御(抗旱)Ⅳ级应急响应提升至Ⅲ级,并密切监视雨情、水情、旱情,科学精准调度水利工程,加强灌溉用水管理,细化落实各项供水保障措施,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最大程度减轻干旱灾害损失。
3年前,卫晨欣在直播教学中发现,观众对古琴制作过程充满好奇:“能否让更多人亲手触摸琴木的年轮?”夫妻两人当即决定改造祖宅,将封闭的作坊变为开放式文化空间。他们保留传统古琴手工大漆工艺,却在琴桌旁增设透明操作间;延续“三年成琴”的古法,又在庭院角落开辟“速成体验区”,让游客两小时便能完成简易琴模制作。这种“传统为核、体验为壳”的模式,让冷僻的斫琴技艺变得可触可感。如今,庭院每年接待研学团队超50批次,古琴体验课预约已排至明年春季。
6月13日9时,国家防总针对广西、福建启动防汛四级应急响应,派出两个工作组分赴广西、福建协助指导;新增针对河北、内蒙古启动抗旱四级应急响应,并继续维持针对河南、山东的抗旱四级应急响应,两个工作组正在两省协助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