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10-12 07:03:01 | 浏览次数:8475
扬州作为国务院首批命名的24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在25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璀璨斑斓、风格独特的地域文化,留下了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近年来,扬州扎实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已高质量完成2171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实地复核等工作,同时,扬州古城作为全国四个文化遗产保护典型代表之一,亮相2025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
“生存权和发展权是首要的基本人权,而经济发展是实现这些权利的关键。”南开大学哲学院助理研究员李辉指出,中共十八大以来,西藏经济总量持续增长,民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当地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特色产业蓬勃发展,民众就业增收渠道不断拓宽,西藏步入发展最好、变化最大、民众得实惠最多的历史时期。
阿姆斯特丹6月14日电 (记者 德永健)2025中荷青年科学家绿色发展论坛13日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围绕绿色发展、“双碳”目标等主题进行研讨,力求深化中荷在绿色科技与可持续发展领域的交流合作。
上海6月14日电 (记者 陈静)“医生,我家宝宝总爱积食,推拿能调理吗?”“陆氏针灸真的能缓解腰痛吗?”……14日,由上海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研究中心与新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合主办的“名医下基层 非遗进社区”主题活动,将“陆氏针灸”与海派儿科推拿送到居民家门口,名医大家与社区居民“零距离面对面”。
其中,“120影史馆”以120年来的120部经典电影和120+位影人手迹,串联起中国电影诞生至今的高光瞬间;“影中境”展区精选《英雄》、《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三部电影的场景、道具设计图与剧照,直观呈现张艺谋导演与美术指导霍廷霄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和东方美学精神的见解;为袁和平量身打造的“八爷冰室”,通过袁和平多部电影作品的卡带、剧照、菲林相片等“老物件”,既浓缩了香港文化的时代记忆,也折射出“天下第一武指”的光影江湖;在“东极岛”展区,阿赑的匕首、鼻夹,阿荡的瞄准镜、潜水脖套,阿花的戏服等电影真实拍摄道具,以及多幅美术概念设计图,首次对外披露,进一步点燃了观众对这部由管虎和费振翔共同执导的暑期档巨制的期待。
黑河6月13日电 (记者 王琳)黑河市文物保护中心于13日发布消息,在2025年第四次中国文物普查中,黑龙江省黑河市又新发现多处抗战遗址,为深入了解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提供了实物证据。
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财富,保护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共同使命。作为世界文明古国和文化大国,中国积极参与申遗工作,也是承担国际责任、展现大国担当的具体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