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10-06 15:00:24 | 浏览次数:5084
河南省气候中心6月12日8时发布干旱橙色预警,根据最新气象干旱监测显示,安阳、鹤壁、焦作、开封、洛阳、漯河、南阳、平顶山、濮阳、商丘、新乡、信阳、许昌、郑州、周口、驻马店等16个地市72个国家级气象站监测到气象干旱达到重旱等级以上,并已持续10天。据天气部门预报,6月24日之前,全省将维持高温晴热天气,虽然部分时段有分散对流性降水,但无法有效缓解旱情。
当日,哈尔滨最高气温28℃,一辆冰雪景观车在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园区亮相,用冰雪复刻了哈尔滨网红大雪人、2025年亚冬会主火炬、吉祥物滨滨妮妮、雪花摩天轮等主题形象。如今,哈尔滨的冰雪不再只是“冬日限定”,而是四季和游客相约。
连日来,河南多地持续高温出现不同程度旱情,引发关注。目前河南情况如何?当地采取了哪些抗旱措施?国家对抗旱又有何举措?一文速览。
王毅说,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中国与中亚国家的传统友谊由人民书写,美好未来也将由人民创造。在习近平主席和中亚五国元首的共同引领下,中国同中亚国家之间架起一座座交流互鉴的桥梁,打造了从中央到地方、从官方到民间、从毗邻地区到更广区域的“心联通”格局。人民相知相亲、文明交流互鉴将成为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重要支撑,让六国世代友好的理念生生不息、薪火相传。
王毅说,中国与中亚五国同为发展中国家,一直是现代化道路上的同行者。12年前,正是在阿斯塔纳,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以共建“一带一路”为主线,六国贸易投资蓬勃发展,重大项目接踵落地,互联互通加快推进,形成了务实高效、深度融合的合作格局。
2024年10月,吉尔吉斯斯坦鲁班工坊正式揭牌。虽然工坊开办时间不长,但这里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完善的实训设备,让特内别科娃看到了中亚国家提升发展能力的希望——工坊的许多设备填补了当地高校空白,虚拟仿真实验室等优秀教学资源让学生们开阔了眼界。鲁班工坊,已经成为助力中国中亚合作的“技术驿站”。
重建成效正从多个维度充分彰显,以基础设施为例,海螺沟景区党工委书记赵景红介绍,目前基础设施得到全面升级,公共服务水平显著跃升,城乡住房不仅安全可靠,更兼具美观与浓郁的地方特色。“震后重建的绝壁公路,通行能力和抗灾能力远超震前水平,路面宽度也从6.5米拓宽至7.5米。新建的‘4隧2桥’工程,有效避开了地质灾害隐患点,将磨西古镇至核心景区的通行时间由原来的2小时大幅缩短至40分钟,极大提升了行车的安全性与舒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