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10-06 08:51:44 | 浏览次数:2364
来自香港德雅中学中五(相当于内地高中二年级)学生王梓晴表示,他们在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体验航天医学项目及航天员训练项目,例如穿脱航天服及血液重新分布训练。通过火箭模型制作课程,学员学习火箭的基本结构及模型火箭的组装过程。她坦言,这次亲身体验让自己真切感受到了航天员训练的艰辛,也更敬佩他们的专业与坚持。
这种沉浸式设计,让观众不再是历史的旁观者,时刻感受着“一寸山河一寸血”的壮烈。姚新婧表示,展览注重将各部分的内容置于国际视野中,通过设置大型主题视频、中国抗战巨型照片墙、中国支援盟军作战景观等展项,以及通过一系列珍贵文物、相关图表数据等,突出反映了中国抗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凸显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之间的紧密联系。同时,也突出反映了中国抗战长期牵制和抗击了日本军国主义的主要兵力,在战略上有力策应和支持了盟国的作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阳江9月2日电 (郭军 麦虹虹 刘海机)装载全球最大单机容量漂浮式风电塔筒的“振新8”轮2日缓缓驶离阳江广泰隆码头。这批由阳江自主制造的关键装备将运往广西进行整机安装,最终落户于阳江青洲海域风电场,为我国深远海风电开发再添重器。
从6700平方米到12200平方米的空间拓展,抗战馆将历史、科技和艺术相结合,本着以观众为中心的办展理念,从静态陈列到沉浸式体验的技术跨越,抗战馆的“变”,是让历史更易被感知、被理解、被传承;不变,是对伟大抗战精神的弘扬、对历史真相的坚守、对教育使命的践行,是让前来参观的观众既能厘清抗战历史脉络,通过“声光电”技术融合、电子资料交互、趣味化参与等多种方式,深刻感悟其中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精神。
让众多观众动容的是,一个巨型动态灯箱矩阵,由5098张抗战照片组成,通过灯光切换,静述从1931年9月18日至1945年9月2日共计14年、5098天艰苦卓绝、浴血奋战的抗战史诗。
李强表示,二战期间,中马人民并肩奋战,都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重大贡献。当今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中马应当更加紧密团结合作,捍卫二战胜利成果和战后国际秩序,维护好两国、地区乃至世界的共同利益。习近平主席同总理先生举行会晤,就深化两国关系达成重要共识。中方愿同马方进一步密切战略沟通,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问题上继续坚定相互支持,不断拓展各领域合作,推动高水平战略性中马命运共同体建设走深走实。
作为国际二战博物馆协会发起者,抗战馆依托国际二战博物馆协会秘书处所在单位平台优势,通过联合办展办会、会员互访交流、举办学术研讨会等,持续加强中国抗战“东方主战场”地位作用宣传。推动抗战题材的各类展览在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马来西亚等多个国家展出,大大促进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研究的国际交流,弘扬了正确二战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