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10-07 07:52:32 | 浏览次数:3889
常年打球的张先生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在郑钦文夺冠前的这几年,网球运动在大众层面一直是向上走的态势,加入网球运动行列中的人不断增多。”张先生分析,这也许跟网球是隔网运动有关,因此在疫情期间受到欢迎。
随着参与网球运动的人逐渐增多,中国网球的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完善。纪宁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我们在做一个项目,在北京朝阳区规划一个‘大满贯网球文化公园’,将汇集所有大满贯要素。人们既能在此观看全球顶级赛事,也能在场地上训练和比赛。”纪宁说,这仅是一个案例,但从中可以窥见中国网球运动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也越来越专业化。作为体育产业的参与者与观察者,纪宁表示,不仅北京,全国各地网球运动设施也发展得越来越好。
草学科研是一件枯燥且辛苦的差事,但余成群就喜欢研究牧草。他跑遍了西藏全部74个县区,行程超过百万公里。近年来,余成群接连攻克了西藏野生牧草驯化选育,以及主栽牧草种子繁育、栽培、产品加工等草牧业关键技术瓶颈。
在西藏科技重大专项支持下,余成群和他的草业创新团队先后成功选育5个牧草优良品种,制定了8个西藏主栽牧草高产种植技术规程和标准,成为西藏自治区“三区”人才中国科学院科技特派团团长后,更是积极服务高原农牧民。
张先生说,因为网球人群的增多,网球运动关联经济也更加活跃。球衣、球袜、球包以及打球的各种装备和周边产品,包括网球训练课都在走俏。比赛数量的增加,更是提升了各地运动场馆的利用率。
“当下,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迎来新机遇。微短剧的‘碎片化传播’恰好符合现代人的观看习惯,若能结合优质内容,可成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高效载体。两岸青年在影视合作方面大有可为,基于此次签约,我们将在人才培养等方面重点推进,积极开展民间合作,希望让年轻人有更多的创意,能在观念上互相交流。”台北市影音节目制作商业同业公会理事长陈仲祺表示。(完)
5月份,查看麦田长势时,王艺鑫发现麦子生了赤霉病。正好赶上张焰给县里的种植大户上培训课,讲到了田间管理和“一喷三防”技术。“张老师不放心,还当场帮我开了一套更对症的治疗药剂。”王艺鑫说,利用无人机喷施药剂后,赤霉病及时缓解,“今年亩产1100多斤。有了张老师这样的‘科特派’,俺们种粮更有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