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10-08 07:20:49 | 浏览次数:5529
坚持因地制宜、科学抗旱,河库灌区及时开闸放水,增加流量,采取疏通渠道、维修涵闸等措施,做到远送多浇、有水可浇;引黄灌区根据抗旱需水情况,及时开闸放水,争取多引黄河水;平原灌区发挥机电井作用,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机井通电,并组织投入各类排灌机械179.4万台,努力增加抗旱播种面积。丘陵岗区利用坑、塘、堰、坝等小型水利工程组织抗旱播种。夏播以来,全省累计抗旱浇水7977.3万亩次,播种进度与常年相当。
太原7月22日电(记者 邵萌)2025年“全国网络普法行·山西站”活动7月22日在太原启动。中央网信办网络法治局、司法部普法与依法治理局、山西省委网信办等有关负责同志出席启动仪式并致辞。
“当时条件比较艰苦,版画创作都是就地取材,木板是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木板,刻刀是用弹壳做的。”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李啸非说,“这些版画作品最大的特点是通俗易懂,它们将艺术锻造成唤醒人心的文化利剑,成为民族不屈的象征,也彰显了‘为社会而艺术’的文艺理念。”
6月14日上午,水利部组织开展抗旱专题会商,分析研判华北黄淮等北方地区旱情形势,要求即日起,受旱地区上游黄河、海河、淮河流域的控制性水库全部进入抗旱调度模式,加大下泄流量,保障抗旱用水需求,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以及规模化养殖和大牲畜用水安全,全力保障灌区农作物时令灌溉用水。6月14日15时,水利部将针对河南、河北的干旱防御应急响应提升至三级,目前维持针对山西、江苏、安徽、山东、陕西、甘肃6省的干旱防御四级应急响应,并派出两个工作组正在一线指导抗旱工作。
2013年,早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时,对新疆的定位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重要的交通枢纽、商贸物流和文化科教中心,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对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的定位则为:面向中亚、南亚、西亚国家的通道、商贸物流枢纽、重要产业和人文交流基地。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与“八五”普法规划的收官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莅临山西,对山西发展寄予深切厚望,提出“希望山西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来”“在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突破”“续写山西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 的重要嘱托。
去年,民航局、国家发改委联合发文《关于推进国际航空枢纽建设的指导意见》,画出国际航空枢纽的蓝图,提出“3+7+N”国际航空枢纽功能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