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7-24 14:53:55 | 浏览次数:7455
多年来,青田建立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多方参与机制,对该县稻鱼共生产品进行“五统一”产供销模式,让稻鱼米每斤价格跃升10元以上,形成了“一亩田、百斤鱼、千斤稻、万元钱”的共富产业,2024年“稻鱼共生”面积达7.01万亩、一产产值达3.4亿元。
广西法院“探索‘林(田、河、湖)长制’与‘法官进网格’紧密结合,建立联合巡查机制,汇聚环境资源保护合力”,被写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中国环境资源审判(2023)》。
“借助商会平台,我成功对接上农产品加工专家团队,将蓝莓鲜果深加工为蓝莓酒、蓝莓果干等蓝莓产品,进一步提升蓝莓附加值。”张和波说道,“基地现在还大力发展采摘游、亲子游等休闲农业,已构建起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格局,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提升。”
去年,民航局、国家发改委联合发文《关于推进国际航空枢纽建设的指导意见》,画出国际航空枢纽的蓝图,提出“3+7+N”国际航空枢纽功能体系。
一是居民用户和小微企业告别了“花钱办电”的历史,进入了“办电一分钱不花”的时代。2015年,我国全面解决了无电人口的用电问题,2020年又实现了“村村通动力电”,更好地满足了农业生产经营的用电需求。在此基础上,国家能源局持续加大改革力度,实现居民用户和用电容量小于160千瓦的低压小微企业一分钱不花就能快速接电,过去五年年均为用户节省办电投资约600亿元。这是我国电力发展史上的又一重大标志性事件。
广西全区法院已设立14个生态环境司法保护(修复)基地,打造集生态修复、普法宣传、环保实践等功能于一体的司法保护前沿阵地。防城港市法院在金花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设立环境资源审判联络工作站,保护国家珍稀濒危植物金花茶主要分布地,被写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中国环境资源审判(2023)》。贺州市八步区人民法院设立的合面狮湖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环境司法修复基地,共组织开展补植复绿、增殖放流、生物多样性保护活动11次,原地、异地补植复绿面积1200余亩、投放鱼苗5.5万尾、野外放归鳄蜥29只,参观研学宣传16次,覆盖5000余人次。(完)
南宁6月4日电(王以照)“2024年,广西全区法院共审结各类环境资源案件8353件,加大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资源违法犯罪行为的惩治力度,筑牢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刑事司法屏障。”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义芳4日在南宁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