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12 15:27:39 | 浏览次数:6170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吴沈括认为,在法治设计中,我国既注重通过严谨的规则划定安全底线,为技术应用明确边界、防范风险,又着力通过规则的明晰性、可预期性,充分释放技术创新的活力,为产业的蓬勃发展营造稳定、可预期的法治环境,从而实现安全与发展的有机统一。
面对全球产业链深度调整,新疆主动开放拥抱机遇。近年来,新疆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全面布局建设油气生产加工、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绿色矿业及加工、绿色畜牧产品和优质果蔬、文化和旅游、现代物流、先进制造和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等“十大产业集群”。而这正与东盟在电子信息、机械装备、农业等领域产业形成互补。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与体育宣传发展战略研究中心高端智库骨干专家、广州体育学院教授曾文莉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体育具有较强的杠杆效应,以体育赛事表演为杠杆,能撬动城市基建、旅游、文化等,激活体育消费热情,推动体育产业能级提升,而这个杠杆的原动力主要是运动员尤其是明星运动员。
抖音上拥有270万粉丝的旅游博主“到远方旅行”告诉半月谈记者,文旅产业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景点旅游1.0时代。以标志性景点观光为主,走马观花,拍照打卡,旅游方式单一。二是文化旅游2.0时代。旅游进入“文化+”时代,各地开始深度挖掘当地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文化资源,旅游体验更加丰富和深入。三是多元发展的3.0时代。包括情绪游、主题游等在内的多种新兴旅游模式兴起。人们对旅游的需求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更加注重获得愉悦、放松、治愈等情绪体验。
6月11日,由中国网络空间研究院、中国精神文明网、中国新闻网承办,《中国网信》杂志、南方电网数字传媒科技有限公司、国际在线协办的2025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网络文明国际交流互鉴分论坛在安徽合肥举行,中外嘉宾围绕“践行友好合作 推动文明互鉴”主题展开交流与探讨。
芒果TV近日开播的中外文化纪实类交流节目《小伙小妹换游记》,通过邀请来自中国、坦桑尼亚及斯里兰卡的青年进行生活互换体验,以青年视角展现多元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新疆与东盟的经贸合作具有扎实的基础。新疆—重庆—东盟跨境联运班列以乌鲁木齐、重庆为枢纽节点,联结中亚与东盟,打通新疆经重庆“南向出海”路径。中老铁路国际冷链货运班列从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中欧班列(乌鲁木齐)集结中心出发,经昆明沿中老铁路一路向南,打开新疆产品通往东盟市场的便捷通道,也吸引更多的东盟产品进入新疆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