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7-24 11:25:19 | 浏览次数:9052
向“高”攀登不止步,1—4月份,我国制造业高端化深入推进,高技术制造业成为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高技术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9.0%,较1—3月份加快5.5个百分点,增速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7.6个百分点。
上海6月16日电 (记者 许婧)记者16日从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提升食品经营许可便利度,该局近日推出一系列“免申即享”优惠政策。此次改革聚焦食品经营者感受度,围绕食品经营许可及经营过程中与行政审批密切相关的环节,通过信息化手段和流程再造,为企业减负,激发市场活力。
近些年我们也能看到这些举措,中国推出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有不少是长期执行的制度性政策。比如为消除重复征税,营业税改为增值税;增值税基本税率从17%降至13%;个人所得税也通过扩大税率级距、增加专项附加扣除、提高起征点,实际降低了税负;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降至16%等。
笔者跟多位省级、市级税务人士交流得知,目前并没有全国性查税部署。一些地方根据当地税收大数据风险提示等对个别企业查税,是日常工作,也是税务部门正常履职。毕竟税务部门主要负责税收、社会保险费和有关非税收入的征收管理,发现偷逃税、少缴税行为,理应依法制止,否则就是渎职。
近日,农业农村部、水利部、应急管理部、中国气象局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各地立足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分区分类指导,细化实化措施,确保夏播作物种足种满,奠定秋粮和全年粮食丰收基础。
截至6月14日,外国承诺投资金额达606亿尼泊尔卢比(约合4.41亿美元),而2023/24财年同期为444亿卢比(约合3.23亿美元)。
尽管中国并未采取集中清缴清欠税收等行动,但随着税收大数据广泛应用,网状、系统性税收风险分析取代了此前个人经验点对点分析,税收征管力度事实上在不断强化,税收征收率在不断提高。以前企业偷漏税可能不容易被发现,但近些年通过税收大数据,税务部门会收到企业风险提示,并跟企业确认,不少企业需要依法补缴税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