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10-12 08:57:02 | 浏览次数:8976
近年来,龙门石窟研究院结合学术成果与通俗性读物,推出泥塑、彩绘、拓印等10门研学课程和特色夏令营,让青少年领略石窟艺术之美,感受生生不息的中华文脉。在洛阳,一些学校还开发“龙门诗韵”“石刻里的中国”等课程,常态化开展石窟造像绘画临摹、文物修复体验等活动。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把顶层设计和问计于民统一起来”“以多种方式听取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充分吸收干部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
如今,很多“90后”“00后”都在社交媒体上分享围炉煮茶的照片,并留言“自己爱喝茶的血脉觉醒了”。而全国各地的著名茶乡,也纷纷将茶与文旅资源“串珠成链”,凸显袅袅茶香的文化价值。
在这一背景下,本届博览会整体规模创新高。其中,中东欧展区面积达2万平方米,邀请了400余家中外展商,展出8000多种中东欧特色商品,规模创历届新高。此外,魅力中东欧展区首次亮相,展区分为“书、艺、画、印、游”5个模块,展示中东欧各国的文化风情。
今年10月,于子迪将年满13岁。在包括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内的多家外国媒体看来,这位天赋尽显的新星有望代表中国游泳队参加今年7月在新加坡举行的2025年世界游泳锦标赛。如若成真,她将冲击中国游泳队最年轻世锦赛奖牌选手这一纪录。(完)
人类要在太空长期生存,必须构建相应的生态系统,不仅要有动植物,也要有微生物。然而,一旦空间站的微生物失衡,也可能带来潜在威胁。例如,某些致病微生物可能在航天员免疫力减弱时引发感染;有的微生物可能腐蚀空间站的关键设备,如电缆、电路板等,甚至形成生物膜堵塞管道,影响系统运行安全。有研究显示,国际空间站上部分微生物在橡胶、金属钛、电路板等材料上生长后引发了腐蚀、变形和功能退化,这足以引起人们的警惕。
北京5月22日电 (记者 陈杭)22日是第25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的主题是“万物共生 和美永续”。记者当天从北京市生态环境局获悉,北京市首次发布《北京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系统展示北京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理念、举措和成效,为超大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北京实践”,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新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