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18 22:35:01 | 浏览次数:2248
在非遗体验区,打糍粑、竹雕、制作土陶等互动项目吸引大批游客驻足;西兰卡普织锦色彩绚丽,匠人们飞梭走线展现土家妇女的智慧与匠心;土家山歌、跳花灯、阳戏、三棒鼓等精彩表演接连上阵......
自强,不只是中国人奋发向上的精神呼唤,也是残疾人这个特殊群体的不屈精神。在河南安阳林州市,有一位远近闻名的“独臂村支书”,他就是盘龙山村村支部书记王生有。王生有当过兵,复员后经营货运生意,2002年,因为一场车祸,不幸失去右手,右腿也严重残疾,行走不便,这让王生有开始重新去理解生命的意义。
截至2024年底,浙江累计备案对外投资企业超1.4万家,对外投资备案额1448.8亿美元,覆盖153个国家和地区;有出口实绩的企业达到11.9万家,累计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区20家;一批民营跨国企业脱颖而出,涌现出6家世界500强企业。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接续推进,“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全面展开。在考古事业繁荣发展的有力支撑下,2019年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开馆,2023年中国考古博物馆面向公众开放,2024年殷墟博物馆新馆开馆……各地博物馆文物保护、藏品研究、展览陈列水平跃升,向参观者展示了中华文明于传承中生生不息的守正创新之道,彰显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
5月18日是第49个国际博物馆日,本届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为“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The Future of Museums in Rapidly Changing Communities)。这一主题强调在当今社会快速变化的背景下,博物馆作为文化身份的重要连接者、创新者和守护者,如何与时代共振并适应新的挑战。上海观复博物馆本届展览中近百件装饰有月令花卉的藏品,即突破传统展陈方式,让十二只萌趣可爱的“观复猫”华丽演绎十二位仙姿绰约的“花神”,将传统精神与今世价值巧妙连接,使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与文化意趣创新结合,“缤纷”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华丽”传播中国文化的影响力。
就业连着收入,事关千家万户。加大对重点群体就业支持力度、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行动、深挖特色产业潜力开拓就业新空间……近段时间,从中央到地方多方协力,通过政策“组合拳”千方百计广开就业门路,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
接受记者采访时,戴先良正在家中陪着10岁的小儿子阅读书籍《林汉达历史故事》。他表示,福建前辈编剧的诸多作品,皆是人生各个阶段人生观、价值观、历史观的体现,是思想、情感与意志的载体,他亦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