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10-12 06:09:49 | 浏览次数:5301
近年来,山西深挖红色法治资源富矿,让历史照进现实,红色基因融入法治实践。彭真纪念馆展示《晋察冀边区婚姻条例》等珍贵文献,2023年接待研学团队超十万人次。华夏司法博物馆以皋陶“明刑弼教”思想为脉络,组织中小学生开展“小小司法官”角色扮演,在互动中感悟“法之源、治之端”。吕梁市将中央法律问题研究委员会旧址打造为实景课堂,游客通过“支前民工”视角理解“人民司法”初心。
线下阵地则向基层末梢延伸。太原西环法治游园将法治理念融入市民生活场景,3.2万平方米园区内,“徙木立信”雕塑与法治长廊相映成趣,宪法知识以“春、夏、秋、冬”四季主题呈现。朔州市创新“婚礼现场变普法课堂”,为新人颁发含《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解读的“纪念婚册”,新人诵读婚姻法律条文成为仪式环节,这种“颁证+释法+明礼”模式已惠及多对夫妇,让法治信仰融入家庭生活起点。
2024年全国两会上,一位政协委员谈到我国企业“创新链与产业链‘相望难相见’”的现实困境。总书记回应称:“企业自身直接研发形成成果转化,院校和企业形成共同体,这样的趋势、方向是对的”,一语道出困境的破解之道。
“我们考察了诸多历史细节,运用先进科学技术,为游客提供更真实、更有互动性的体验,更好还原历史场景。”红飘带项目运营方贵州文旅科技副总经理柳启阳说。
谈起护绿的秘诀,巴桑次仁说:“每年3月底到4月,干部群众都来义务植树,这两年种了七八千亩。我们还试种了中国沙棘、俄罗斯沙棘,让这里成了沙棘的‘博物馆’。”近三年,隆子县新增沙棘林6050亩,总面积达8.2万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用沙棘林证明了这句话在高原上同样管用。”
谈及文旅资源,宁利锋提到:“我们有玉麦4A级景区、扎日风景区等自然景观,还有爱国守边、列麦等红色事迹,以及珞巴服饰等29项非遗。今年还把珞巴服饰带到了新加坡走秀,让世界看到隆子文化。”下一步将推进玉麦景区创5A,“诚挚邀请全国游客走进隆子,感受隆子之美。”
绵阳拥有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等国家级科研院所18家,国家级创新平台25家,全社会研发经费(R&D)投入强度位居全国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