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10-06 19:52:13 | 浏览次数:6091
坚持因地制宜、科学抗旱,河库灌区及时开闸放水,增加流量,采取疏通渠道、维修涵闸等措施,做到远送多浇、有水可浇;引黄灌区根据抗旱需水情况,及时开闸放水,争取多引黄河水;平原灌区发挥机电井作用,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机井通电,并组织投入各类排灌机械179.4万台,努力增加抗旱播种面积。丘陵岗区利用坑、塘、堰、坝等小型水利工程组织抗旱播种。夏播以来,全省累计抗旱浇水7977.3万亩次,播种进度与常年相当。
去年10月,实验室联合国内9家科研单位共同发布了面向火星生命痕迹探寻的全链条研究成果,初步提出天问三号任务86个预选着陆区。中国科学院院士侯增谦团队正在开展天问三号任务“火星着陆点遴选关键技术”等相关研究,为中国首次火星取样返回任务做好技术攻关。
今天(6月9日)是国际档案日。档案,见证着历史,传承着文化。国家档案局公布第六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其中包括《百团大战档案》《“重庆大轰炸”档案》《红旗渠水利工程档案》《何尊等五组周代有铭青铜器》《银雀山汉墓竹简》《广交会创办初期档案(1956—1959)》《民族团结誓词碑档案》等52个项目。
小龙虾走上市民餐桌,催生了分拣工、品虾师等就业岗位,小龙虾垂钓、龙虾节等“小龙虾+”新消费场景层出不穷,小龙虾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但对养殖户来说,价格走低也会影响他们下一季的养殖积极性,甚至部分养殖户可能退出市场。这同样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周宁24℃康养空间”品牌发布是本次推介周的一大亮点。周宁县平均海拔800米,是华东地区海拔最高的县城,拥有盛夏日均气温仅24℃的独特优势。该县将“24”这一数字生动提炼为文旅品牌核心,推出周宁24景、24式、24味、24菜、24鲤等系列内容,为游客打造沉浸式康养体验。
宁夏是中国首个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也是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在中国唯一的省级政府观察员。目前,宁夏葡萄种植面积超过60万亩,占中国的40%,130个酒庄年产酒1.4亿瓶,中国国产酒庄酒中每2瓶就有1瓶来自宁夏,产区品牌上升到中国第一,成为中国最大的酿酒葡萄集中连片种植区和世界公认的葡萄酒“黄金产区”之一。宁夏葡萄酒先后在国际大赛中斩获1300多项大奖、占中国获奖总数的50%以上,葡萄酒远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
作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合肥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优势,依托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加快推进文化服务和数字技术深度融合,加快培育网络文化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