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9-15 19:20:25 | 浏览次数:4381
跟随讲解员的脚步,参观者走近一个个探测器,目光被复杂而精密的装置深深吸引。有些参观者忍不住轻轻靠近,仔细端详探测宇宙奥秘的“利器”,眼中满是好奇与惊叹。每一种探测器如何精准捕捉来自宇宙深处的微弱信号,而宇宙线如何像一位位忠诚的“宇宙信使”,将跨越亿万光年的神秘信息传递到地球。参观者边听边提问,希望更深入了解这些“国之重器”背后的科学原理,现场气氛热烈而浓厚。
拉萨5月18日电 (李林)17日晚,2025年“雪域古城·圣地拉萨”文化旅游节“心约拉萨”专场在拉萨西藏大剧院举行。节目通过舞蹈、藏戏、扎念琴弹唱、囊玛等充分展现拉萨丰富多彩的文化魅力。
坚守初心,坚持博物馆的公益属性,确保博物馆传承历史文化、赓续历史文脉的使命宗旨不变,确保服务公众、服务社会的宗旨不变。博物馆有很多宝贵文物甚至“国宝”,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这是博物馆最重要的资源,要坚持“保护第一”。现在,我国博物馆一年修复文物藏品达9.8万多件(套),有效改善了文物健康状况。然而,由于自然和人为原因,文物损毁事件时有发生,保护工作依然繁重艰巨,尤其是大量不可移动文物主要分布在县域,比较分散,管理困难。2023年11月起开展的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要摸清“家底”,将不可移动文物资源纳入大数据管理,实现从重点保护到全面保护、系统保护、整体保护。要在保护的基础上研究利用好,充分发挥博物馆文物资源的独特优势,通过教育和研究活动,让馆藏资源转化为观展收获,让博物馆这所“大学校”更有吸引力。
“在中国传统装饰艺术中,蝙蝠的形象被当作幸福、福气的象征,这件土家族绣花披肩上除了蝙蝠,还有莲花、牡丹等中华民族传统纹样,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写下生动注脚。”近日,西南民族大学新疆维吾尔族女生迪拉热·阿地力江与同学来到学校民族博物馆,用短视频的方式记录一件土家族绣花披肩的“前世今生”。
每逢重要节日,博物馆还成为周边村民的文化客厅。元宵音乐会、乡村阅读计划、全家福拍摄等活动,使博物馆成为村寨活态文化中枢。更特别的是,所有馆员都是手艺人,许多村民经培训后在馆内制作文创产品,实现“保护者即传承者”的生态闭环。
2023年7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四川考察时指出,四川要发挥高校和科研机构众多、创新人才集聚的优势和产业体系较为完善、产业基础雄厚的优势,在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上同时发力。
一项研究发现:如果在餐前吃点儿苹果,相比什么都不吃,大约能少摄入187kcal的热量。相当于少吃了一大碗白米饭,或者少喝了一大罐可乐的热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