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14 00:08:25 | 浏览次数:7266
对抗旱工作作出安排部署。印发《关于做好当前抗旱工作的紧急通知》《关于切实做好抗旱播种保苗工作的紧急通知》等文件,就抗旱播种、田间管理、旱情监测、水源调度等提出要求。严格落实以气象预报为先导的应急响应联动机制,组织相关部门滚动开展旱情会商,分析研判旱情发展趋势。及时启动省级抗旱应急四级响应,14个省辖市先后启动本地区抗旱应急响应机制,全省进入抗旱应急状态。
《意见》围绕供电服务领域全链条各环节,聚焦“五化”目标,提出14项任务38条具体举措。办电便捷化方面,拓展办电“零投资”服务范围,把用电报装容量160千瓦及以下各类民营经济组织全部纳入“三零”服务,同时强化主动、快捷、精准的全过程数字化、智能化服务,推行扫码用电、契约用电等举措,让办电更加便捷高效。供电高质化方面,紧扣“少停电、不停电”民之所盼,强化配电网规划建设和供电可靠性管理,深化“人工智能+”新设备新技术应用,努力实现从“用上电”到“用好电”的转变。用电绿色化方面,致力于构建绿色低碳转型共赢新模式,完善助力清洁能源高效接入、促进绿电消费增长服务机制,推动供电服务向“供电+能效”延伸,满足用户高品质、多样化用能需求。服务普惠化方面,重点强化居民用电薄弱区域供电保障,健全完善民生用电兜底保障机制,推进城乡供电服务标准统一。监管协同化方面,健全央地协同监管体系,完善投诉处理机制,推动各方合力推进各项任务措施落地落实。
2345个窟龛、11万余尊石刻造像、2800余块碑刻题记……作为世界上造像最多、规模最大的石刻艺术宝库,河南洛阳龙门石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承载着中华文明数千年的厚重历史。
连日来,河南多地持续高温出现不同程度旱情,引发关注。目前河南情况如何?当地采取了哪些抗旱措施?国家对抗旱又有何举措?一文速览。
今天,我们凝望“中国记忆”的厚重卷轴,不是为了在故纸堆中寻找优越感,而是为了看清自己“从哪里来”,从而更坚定地知道“向何处去”。我们既要守护好“记忆里的中国”,让文化遗产不断焕发时代光彩;也要投身于“现实里的中国”,用奋斗与智慧续写更多精彩故事。而这,正是中华文明经久不衰的密码,是中国始终充满生机与希望的根源。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认真组织好本地区的普查实施工作,及时采取措施解决普查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充分发挥县(市、区、旗)人民政府、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和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的作用,广泛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积极参与、认真配合做好普查工作。
2023年12月,仁怀市检察院按照行政案件集中管辖规定向湄潭县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湄潭县法院)提起行政公益诉讼,诉请判令仁怀市自然资源局依法履行法定职责,采取有效治理措施,消除某煤矿涵洞煤矸水污染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