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18 13:06:49 | 浏览次数:3603
“孩子刚从泡泡party里出来,就跑去和‘非洲舞者’一起跳舞,玩得十分开心。”来自辽宁的游客赵先生告诉记者,一会儿他们还去沙滩看异域火舞秀,欣赏熊熊篝火照亮夜空,体验“浪里蹦迪”的独特清凉。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倪浩]8月3日,郑钦文夺得2024巴黎奥运会网球女单冠军,实现中国选手在该项目上的历史性突破,也点燃了民众参与网球运动的热情,网球热度随之大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体育明星与体育经济会形成正向反馈:体育明星的示范效应会提振相关体育产业、吸引更多人参与到运动中来,大众的广泛参与则会成为“未来明星运动员”诞生的基石。
随着参与网球运动的人逐渐增多,中国网球的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完善。纪宁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我们在做一个项目,在北京朝阳区规划一个‘大满贯网球文化公园’,将汇集所有大满贯要素。人们既能在此观看全球顶级赛事,也能在场地上训练和比赛。”纪宁说,这仅是一个案例,但从中可以窥见中国网球运动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也越来越专业化。作为体育产业的参与者与观察者,纪宁表示,不仅北京,全国各地网球运动设施也发展得越来越好。
中国煤矿文工团成立于1947年东北解放区,是国家级艺术院团中历史最悠久的单位之一。2005年,加挂了“中国安全生产艺术团”的牌子。2018年9月,转隶到文化和旅游部。
杭州7月7日电(王逸飞 陈静)7月,层层热浪包裹住长三角铁路最大的货车检修基地——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杭州北车辆段乔司检修车间。40岁的电铆班熔接工贾子厚,正在一辆被千斤顶支起的车辆旁忙碌,其衣服的后背处已印出汗渍盐花。
半跪在列车边,贾子厚戴着厚重的牛皮焊接手套,捏着1.6公斤重的焊枪,任1500℃的电弧拍打在护目镜上。车辆底部的接缝处,一条银亮焊缝就此“织就”。他在高强度耐候钢板上“绣”出规则的鱼鳞纹,每道熔池的冷却时间不到1秒,这是贾子厚用13年职业生涯磨出的肌肉记忆。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与体育宣传发展战略研究中心高端智库骨干专家、广州体育学院教授曾文莉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体育具有较强的杠杆效应,以体育赛事表演为杠杆,能撬动城市基建、旅游、文化等,激活体育消费热情,推动体育产业能级提升,而这个杠杆的原动力主要是运动员尤其是明星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