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18 12:54:28 | 浏览次数:0855
2026年是“中非人文交流年”,双方将如何推动两大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中非人民心相通、情相融?中非11日共同发布的《2026年“中非人文交流年”概念文件》明晰了路径:双方将着眼教育、文化、旅游等各领域交流,汇聚青年、妇女、媒体、智库等各方面力量,“力求实现多领域覆盖、多群体参与、多层级联动”。
费利佩六世国王请韩正转达对习近平主席的良好祝愿,表示今年以来,双方高层互动频密,双边关系呈现积极良好发展势头。西班牙愿同中方进一步加强沟通合作,推动两国关系更加紧密发展。当前世界正在经历复杂变化,中国在此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积极稳定作用。西班牙支持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愿同中方加强在多边机构沟通协作,共同维护国际多边贸易秩序和规则,促进世界可持续发展。
针对近期持续高温干旱对农业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农业农村部在前期发布预警信息的基础上,于6月11日对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等省启动农业重大自然灾害四级应急响应。
此次展会国际元素足,来自泰国、印度尼西亚、越南等超过30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参展参会。其中,泰国、越南、印度尼西亚、韩国等10个国家以展团形式参加,国际展团数量创历届之最。值得关注的是,伊朗、文莱此次是首次亮相福州渔博会。
6月14日上午,水利部组织开展抗旱专题会商,分析研判华北黄淮等北方地区旱情形势,要求即日起,受旱地区上游黄河、海河、淮河流域的控制性水库全部进入抗旱调度模式,加大下泄流量,保障抗旱用水需求,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以及规模化养殖和大牲畜用水安全,全力保障灌区农作物时令灌溉用水。6月14日15时,水利部将针对河南、河北的干旱防御应急响应提升至三级,目前维持针对山西、江苏、安徽、山东、陕西、甘肃6省的干旱防御四级应急响应,并派出两个工作组正在一线指导抗旱工作。
随着我国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民生建设也面临着新形势新要求。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求进一步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安排,推动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就明确提出,要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6月9日印发的《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是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重大改革任务的落实。
据了解,在人工智能、数字航空等新兴领域,中国企业与埃及、阿尔及利亚等国合作,推动中非卫星遥感应用合作中心建设。这些合作不仅推动了非洲数字经济发展,也为中非产供链深度融合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