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21 06:09:37 | 浏览次数:3265
“我50岁才开始学粤剧。”周燕云介绍,自己先学演皇后,“我现在还能踢腿,下一字马。”后来,她迷上头饰制作,香港小家里堆满作品。起初她的家人不支持,但后来丈夫也开始学习。她表示,“这是我第一次来北京展示作品,看到这么多游客围着拍照,真的很激动”。
漠河非遗文创体验馆的建设,不仅为当地非遗搭建了展示与传播的平台,也为文旅融合发展注入新动能。“我们将以体验馆为依托,打造非遗+旅游、非遗+研学特色产业,带动更多群众参与非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漠河北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副经理乔龙说。(完)
中国科技推动的,远不止传播方式的革新,更是表达范式的转型。过去几年中国国际形象的稳步提升,离不开“酷中国”形象的塑造以及与全球年轻一代达成的深度情感共鸣。国产游戏、虚拟数字人、元宇宙等新兴载体正以年轻人熟悉的语态讲述中国故事:中国网游将“黑科技”与传统文化元素熔于一炉,非遗技艺在虚拟世界焕发新生,汉服文化借直播风靡全球,国风音乐于短视频平台广为传唱……这些创新实践有效拉近了全球用户与中国文化的“心距离”,让年轻一代在沉浸式体验中,自发成为中国故事的传播者、诠释者。这种从“文化输出”到“情感共鸣”的范式转变,正在为中国国际形象的塑造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也让古老的中华文明在数字时代的全球对话中,展现出历久弥新的生命力与感染力。
南方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广东人民出版社社长肖风华在致辞中揭示两项活动的内在联动:《增长新引擎:世界级湾区》通过与施普林格·自然集团合作,整合全球传播资源,让中国智慧抵达世界;《中国接受海外文化史》则实现中国学术成果的输出。这种“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双向循环,正是新时代出版国际合作的典型范式。
合肥国际内陆港发展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中欧班列(合肥)从当初每月仅开行1列至2列的“新生力量”,到如今成长为每日稳定开行3列至4列的“钢铁驼队”。2025年以来,中亚方向去程班列箱量达5190标箱,同比增长24.88%。
秘诀是车间里这一台台“打印机”。记者看到,精密的“电子皮肤”竟然是被“打印”出来的,一卷空白材料进入设备,出来时已变成一卷布满传感器阵列的“电子皮肤”。
北京6月18日电 (记者 张素)越来越多的科技企业开始利用人工智能(AI)技术来提高运营效率、决策能力和数据管理能力。然而,AI在实际落地过程中也面临着数据扩展、伦理、人才与专业知识瓶颈等诸多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