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7-08 12:46:42 | 浏览次数:3907
作为一家传统的外贸型冷链加工企业,从国外进口原材料加工后再销往国外市场,这是过去多年的经营模式。在当下的贸易环境下,企业一方面积极挖掘东盟、非洲以及其他新兴经济体的贸易机会,另外也开始着力转向开拓国内消费市场。
“老祖宗传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要继续攥在手里,与时俱进,让它发扬光大。”202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景德镇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先后走进南麓遗址、陶瓷博物馆、明清窑作群,饶有兴趣地了解制瓷技艺流程、陶瓷文化传承创新和对外交流等情况。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将文物的丰厚意蕴进行艺术性转化,为观众带来文博与艺术的视听盛宴;《国家宝藏》等综艺节目,通过“戏剧+影视”的形式讲述动人文物故事,为观众打开了一扇历史文化之门。
百山祖园区目前成功培育并野外回归种植百山祖冷杉5000多株,它们藏匿于大片绿水青山中。更可喜的是,放眼整个中国,如同百山祖冷杉一样的物种数量变化,正不断上演。(完)
高中毕业后,迪拉热·阿地力江如愿考入西南民族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就读。在云南进行植物考古时,迪拉热·阿地力江分析了上千份植物遗存。她研究当地水稻的“时空旅行故事”,并认识到,自己手中每一粒微不足道的炭化植物种子,都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见证。“成千上万年以来,随着人群迁徙和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江南的稻米走到了西北,西亚的小麦来到了中原。考古这面镜子照出我们是谁,照出我们从哪里来。”
2023年7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四川考察时指出,四川要发挥高校和科研机构众多、创新人才集聚的优势和产业体系较为完善、产业基础雄厚的优势,在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上同时发力。
从锄地挖土、挖渠筑埂、引水灌田的“万能”坎土曼,到“二牛抬杠”;从第一台“东方红”拖拉机下线,到智慧农机“打头阵”……70年来,新疆农业机械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建设农业强区目标,新疆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促进农业现代化加快发展,高端采棉机、应用卫星遥感技术的播种机、植保无人机等现代农业机械正驰骋新疆广袤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