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21 15:30:49 | 浏览次数:8446
近年来,网上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持续加强,优质内容供给能力不断提升。“中国好人”网上评议活动持续开展,时代楷模、道德模范的感人事迹在指尖广泛传播、直抵人心。从记录凡人善举的“暖新闻”,到展现家国情怀的“正能量”,再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国潮”,一批批有温度、有深度、有力度的优秀网络文化产品不断涌现,点亮了亿万网民的精神世界,让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氛围在网络空间愈加浓厚。
从科学技术对企业生产的赋能到“数字技术”对历史文明的守护,从“一村富”带动“整片兴”到“地瓜经济”上演“世界超市”,透过人间天堂杭州、“浙江之心”金华,记者看到了浙江经济发展的加速度、历史文脉的新光华!浙江大地,正在书写着人间奇迹!
坚持因地制宜、科学抗旱,河库灌区及时开闸放水,增加流量,采取疏通渠道、维修涵闸等措施,做到远送多浇、有水可浇;引黄灌区根据抗旱需水情况,及时开闸放水,争取多引黄河水;平原灌区发挥机电井作用,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机井通电,并组织投入各类排灌机械179.4万台,努力增加抗旱播种面积。丘陵岗区利用坑、塘、堰、坝等小型水利工程组织抗旱播种。夏播以来,全省累计抗旱浇水7977.3万亩次,播种进度与常年相当。
连日来,河南多地持续高温出现不同程度旱情,引发关注。目前河南情况如何?当地采取了哪些抗旱措施?国家对抗旱又有何举措?一文速览。
在日喀则,不只是樟木镇,号称喜马拉雅“西藏小江南”的吉隆等几大名沟乃至海拔4000多米的“盐羊古道”,都正在成为境内外民众物资交流的通道、文化交融的长廊。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周庆安谈到,在信息化时代,媒体在促进民心相通、大道同行的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一则短视频、一条深度报道、一次在线对话,都能够促进不同文明的相互理解、催生跨国界的友谊合作。在面对更多挑战和不确定的当下,网络文明建设需要全球各地媒介共同携手,一起努力,在文明交流互鉴过程中创造出新的共同议题。
据介绍,此次论坛分别邀请了来自北京、兰州、青海等地的6名院士和专家,他们结合各自长期以来在生态研究领域积累的丰富经验和成功案例,对当前如何有效发展和破解生态保护面临的瓶颈进行综合分析研判,为推动生态保护领域高质量发展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提供动力、注入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