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13 22:30:39 | 浏览次数:0429
自落成以来,“未来科技馆”得到当地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认可和大力支持。其作为当地研学基地免费对外开放,并通过线上线下联动的公开课等形式提供更多优质的教育资源,除了何市镇中心小学的近千名师生,修水县12万中小学生也直接受益。据统计,该馆每年接待乡镇学校师生约2000人,已经成为当地科技教育的样板点。
今天的博物馆,是什么样子?从汉阙到越剧,主题丰富多彩;通过数字技术,让观众仿佛身临其境,让文物跃然眼前;增强互动,丰富体验,解锁更多“打开方式”。博物馆正延展自身的边界,以“日日新,又日新”的姿态亲近着大众。
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习近平多次强调,要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2022年在殷墟考察时,习近平就表示,要通过文物发掘、研究保护工作,更好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去年,习近平对旅游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明确提出“统筹政府与市场、供给与需求、保护与开发、国内与国际、发展与安全”。
“五一”假期,“数见苏韵·家门口看大展”活动在苏州湾博物馆启幕,现场游人如织。在5G大运河沉浸式体验空间内,参观者可以通过360度裸眼3D技术,“登上”一艘北上的漕运船只,饱览运河沿线的人文风光;移步至互动体验区,则可以戴上VR(虚拟现实)眼镜,在虚拟展厅里观看近30个精品展览,鉴赏“活起来”的国宝。“数字创新,让观众的文化传承之旅更加妙趣横生。”苏州湾博物馆馆长汝悦来表示。
今年36岁的李樟煜,已经在残疾人自行车项目征战多年。2012年伦敦残奥会,他第一次实现了残奥冠军梦。接下来,从里约到东京,再到巴黎,他带着梦想破风前行,每届残奥会都有金牌入账。据介绍,李樟煜获得的各类国际赛事奖牌已有50多枚。
春秋旅游副总经理周卫红表示,随着更多客源地的境外游客得以通过更便捷的方式来到中国,了解、感受中国的开放态度、全球胸怀,旅游企业也将结合更多体验性的文化内容,设计丰富多样的出入境游新品。同时,澳大利亚、新西兰也有着很多华人华侨,单方面免签的推出,在方便他们回国探亲访友之余,同时也可以通过旅游,来看看中国发生的深刻变化,体验丰富多彩的生活和文化。
“如果你对生活感到迷茫,一定要看这部电影。”导演唐健透露,拍摄期间最难忘的是一位村民朋友的话:“以前觉得年轻人都往城里跑,现在才知道,原来我们的土地也能‘长’出未来。”这句话,或许就是《回农村干大事》最想传递的信念——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中,每个平凡人都能成为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