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10-09 01:19:25 | 浏览次数:8809
“15岁时,我的第一位老师让我对中国和中国文化有了很大的兴趣。”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学生、《Z世代看世界》系列参与者贝甜(Betizhe Osmanova Akova)从青少年时期就学习中文,她曾两次参加“汉语桥”比赛,并获得保加利亚赛区大学组冠军、全球总决赛三等奖。去年,她如愿成为清华大学的一名新生,并用自己的镜头记录下在这里的所见所闻。
公器私用,将地质调查、矿产开发等权力作为敛财纳贿的工具,搞权钱交易,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在企业经营、项目承揽、矿权审批等方面谋利,并非法收受巨额财物;
2015年夏天,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省机械工业学校实训基地考察时,一位学生向总书记展示了自己用铝合金块制作的作品——棋桌《赤心报国》,并详细介绍了其设计理念和加工过程。
在新时代的广阔舞台上,人人都有梦想成真、人生出彩的机会。正如习近平在《路就在脚下》一文里所写:“人生道路千万条,各行各业都能成才。只要矢志追求、努力拼搏,照样可以实现人生抱负和目标。”
“‘无废城市’不是说城市不产生或杜绝固体废物,而是一种先进的城市管理理念。”雄安新区生态环境局土壤固废辐射管理处处长孟建伟表示,它就像一个健康的生态系统,能够自我调节,实现废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在当日的研讨会上,上海行健职业学院化身“城市故事实验室”:师生代表变身“城市基因解码员”;作为上海市首批城市推荐官之一的毛松松以“大克鼎的魔都生存指南”为切口,让青铜器从展柜走入生活,为文物注入现代活力;美国博主保罗(Paul)用“City Shanghai”的鲜活视角,解构上海“多元包容”的国际气质;崇明区学子刘世伟展示的智慧导览图,让乡村振兴搭上数字快车;青年教师王佩瑶的苏州河漫步指南,则揭开了城市更新的“静安密码”……
近年来,网上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持续加强,优质内容供给能力不断提升。“中国好人”网上评议活动持续开展,时代楷模、道德模范的感人事迹在指尖广泛传播、直抵人心。从记录凡人善举的“暖新闻”,到展现家国情怀的“正能量”,再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国潮”,一批批有温度、有深度、有力度的优秀网络文化产品不断涌现,点亮了亿万网民的精神世界,让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氛围在网络空间愈加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