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10-11 01:36:00 | 浏览次数:5831
坚持因地制宜、科学抗旱,河库灌区及时开闸放水,增加流量,采取疏通渠道、维修涵闸等措施,做到远送多浇、有水可浇;引黄灌区根据抗旱需水情况,及时开闸放水,争取多引黄河水;平原灌区发挥机电井作用,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机井通电,并组织投入各类排灌机械179.4万台,努力增加抗旱播种面积。丘陵岗区利用坑、塘、堰、坝等小型水利工程组织抗旱播种。夏播以来,全省累计抗旱浇水7977.3万亩次,播种进度与常年相当。
据悉,该活动围绕“建设力”话题,分为“同心筑荟”“建设力行”两个板块,邀请了智库专家、行业先锋、公益达人、网络大咖等8位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代表进行连线和现场分享,讲述如何以同心荟平台为抓手,构建起多方协同、多元共生的品牌实践体系;如何从自身专业优势出发,深度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与公益事业;如何跟随数字科技浪潮,在推动文化创新、产业发展、行业进步等方面发挥作用。
10日11时—14时,杭州、衢州、金华、丽水、宁波、绍兴等地出现短时强降水,累计最大降水量为衢州衢江明果寺村126.6毫米,累计降水量共10个站超过100毫米。
针对目前的旱情,河南省水利厅于6月14日17时将水旱灾害防御(抗旱)Ⅳ级应急响应提升至Ⅲ级,并密切监视雨情、水情、旱情,科学精准调度水利工程,加强灌溉用水管理,细化落实各项供水保障措施,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最大程度减轻干旱灾害损失。
据介绍,全省夏收工作6月7日基本结束,夏粮丰收已成定局。夏播工作从5月28日大面积展开,截至6月13日,已播种面积7915.2万亩,夏播工作大头落地。初步统计,目前全省因旱不能播种面积323万亩,若未来持续无有效降水,夏播进度将会进一步放慢。
兰州6月10日电 (记者 冯志军)甘肃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旅厅厅长何效祖10日表示,甘肃河西走廊将打造石窟艺术长廊、长城边塞廊道和自然地理奇观3条国家级经典主题游径,把该走廊建成国际最具活力的丝路文化旅游黄金廊道。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与体育宣传发展战略研究中心高端智库骨干专家、广州体育学院教授曾文莉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体育具有较强的杠杆效应,以体育赛事表演为杠杆,能撬动城市基建、旅游、文化等,激活体育消费热情,推动体育产业能级提升,而这个杠杆的原动力主要是运动员尤其是明星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