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7-25 13:55:44 | 浏览次数:4988
20届光博会见证了光谷光电子产业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跃迁。光博会上亮相的一项项科技创新成果,如今已串成产业链——
在中华穿山甲种群重要栖息地广东惠东乌禽嶂,中国电科野生动物保护摄像机搭建智能监测系统,通过红外技术毫秒级触发,自动抓拍动物图片并录制短视频,结合动植物观测云平台,工作人员在手机上就可以方便、高效地查看野外情况,为保护乌禽嶂生态保护研究,提供珍贵的数据支撑。后续,中国电科还将通过野生动物保护摄像机、手持观测热像仪、穿山甲智能分析系统、人兽冲突监测系统等智能物联产品和技术,助力穿山甲监测与保护。
数据显示,4月日本出口额为9.1572万亿日元,同比增加2.0%,创历史同期新高。其中半导体和电子零部件出口额同比增长13.2%,食品和医药出口额分别同比增长18.4%和13.2%,但汽车、钢铁和船舶出口额分别同比下降5.8%、12.3%和26.2%。
据了解,本届丝博会以“丝路融通·开放合作”为主题,为期5天。会期将举办9项重要活动,同时围绕国际省际交流合作、陕西比较优势、重点产业和消费促进等主题,设置丝路优品展、省际合作展、科技创新展、低空经济展、交通物流展、文旅消费展等6个展区,总展示面积7.2万平方米。
哥伦比亚对共建“一带一路”的热情,也根植于两国间日益密切且成果丰硕的经贸往来。中国已连续多年成为哥伦比亚第二大贸易伙伴,哥伦比亚则是中国在拉美地区的第五大贸易伙伴。2024年中哥贸易规模达1496.3亿元,同比增长13.1%。今年前4个月,中国对哥伦比亚进出口483.4亿元,同比增长8.5%,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农产品合作尤其亮眼,哥伦比亚已成为中国咖啡、鲜切花的第三大进口来源地,今年前4个月,仅咖啡进口额就达4.7亿元,鲜切花进口亦增长14.6%。这些实实在在的利益,让哥伦比亚各界对共建“一带一路”带来更广阔的中国机遇充满期待。
6月14日上午,水利部组织开展抗旱专题会商,分析研判华北黄淮等北方地区旱情形势,要求即日起,受旱地区上游黄河、海河、淮河流域的控制性水库全部进入抗旱调度模式,加大下泄流量,保障抗旱用水需求,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以及规模化养殖和大牲畜用水安全,全力保障灌区农作物时令灌溉用水。6月14日15时,水利部将针对河南、河北的干旱防御应急响应提升至三级,目前维持针对山西、江苏、安徽、山东、陕西、甘肃6省的干旱防御四级应急响应,并派出两个工作组正在一线指导抗旱工作。
绵阳拥有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等国家级科研院所18家,国家级创新平台25家,全社会研发经费(R&D)投入强度位居全国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