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近年来,连城县充分利用森林资源优势,鼓励和引导林农大力发展林下中药材种植,推动实现“百姓富、生态美”。截至目前,连城共建立林下种植中药材示范基地17个,发展铁皮石斛、茯苓、灵芝、金花茶、多花黄精、黄花远志、七叶一枝花、金线莲等林下种植中药材面积8783亩。2024年,连城以“林药”为基座的林下种植年产值11.57亿元,“林药”已成为连城“林下经济”的金名片,更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绿色发展引擎。(完)
为破解传统农业“小散弱”难题,红光村探索出“支部+合作社+公司+茶农”的产业协作模式。村党支部牵头成立茶林专业合作社,与农户签订合作协议,统一标准、统一品牌、统一销售,推动茶产业规模化发展。
针对目前的旱情,河南省水利厅于6月14日17时将水旱灾害防御(抗旱)Ⅳ级应急响应提升至Ⅲ级,并密切监视雨情、水情、旱情,科学精准调度水利工程,加强灌溉用水管理,细化落实各项供水保障措施,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最大程度减轻干旱灾害损失。
集大原高铁连接南北、承接东西,构建起连接内蒙古中西、贯穿山西省南北的高速铁路通道,为晋北城市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深度对接提供了有力的现代交通运输体系支撑,正成为加快山西与各区域间人才流动、商务交往、科技合作和信息交流的“新引擎”,为山西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完)
截至6月13日,全省大、中型水库可用水总量40.48亿立方米,储量充足有保证,按照6月底前无有效降雨的最不利因素考虑,可放水7亿立方米用于抗旱灌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大中型水库及河道供水正常,地下水源较充沛,能够满足抗旱需求。5月下旬以来,对全省98.72万眼农田建设灌溉机井和56.85万项灌排沟渠设备进行全面排查,及时修复损坏设施,确保抗旱灌溉需要。省财政近期专门安排3000万抗旱专项资金,支持各地开展抗旱工作。
公器私用,将地质调查、矿产开发等权力作为敛财纳贿的工具,搞权钱交易,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在企业经营、项目承揽、矿权审批等方面谋利,并非法收受巨额财物;
近日,农业农村部、水利部、应急管理部、中国气象局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各地立足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分区分类指导,细化实化措施,确保夏播作物种足种满,奠定秋粮和全年粮食丰收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