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10-08 11:53:47 | 浏览次数:1589
现场举行了第六期项目签约仪式。话剧剧本《鳄鱼》(土耳其文),散文集《上河记》(英文),长篇小说《神圣婚姻》(法文),长篇儿童幻想小说《重返白垩纪》(阿拉伯文),诗歌集《刹那》(西班牙文)明、《一根狗毛一首诗》(意大利文)、《诗歌中的北京》(西班牙文),小说集《找钥匙》(法文)完成多语种版权签约。作家李敬泽代表六期项目签约作家发言,汉学家夏海明(西班牙)、出版人哈利德社长(突尼斯)也表达了对图书翻译与出版的期待。
随着参与网球运动的人逐渐增多,中国网球的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完善。纪宁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我们在做一个项目,在北京朝阳区规划一个‘大满贯网球文化公园’,将汇集所有大满贯要素。人们既能在此观看全球顶级赛事,也能在场地上训练和比赛。”纪宁说,这仅是一个案例,但从中可以窥见中国网球运动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也越来越专业化。作为体育产业的参与者与观察者,纪宁表示,不仅北京,全国各地网球运动设施也发展得越来越好。
6月13日9时,国家防总针对广西、福建启动防汛四级应急响应,派出两个工作组分赴广西、福建协助指导;新增针对河北、内蒙古启动抗旱四级应急响应,并继续维持针对河南、山东的抗旱四级应急响应,两个工作组正在两省协助指导。
“石榴籽”调解模式是四川民族地区基层治理的缩影。四川是一个多民族省份,56个民族成份齐全,有汉、彝、藏、羌、苗、回等15个世居民族,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第二大藏族聚居区、唯一的羌族聚居区。人民调解在民族地区的规范运行,助力基层社会治理,是民族地区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走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之一。近年来,从“石榴籽”调解模式到“德古工作法”,从“索玛花工作室”到“榕言议事点”,四川积极探索民族地区治理难题的“破局密码”,依法保障各族群众合法权益。
在第三十五届北极光节上,一声高亢激昂的唢呐长调划破夜空,点燃全场。曲悠扬、歌嘹亮、舞翩跹,《祥龙破光》《向北追光》等节目轮番登场,中外游客在夜色中围着巨大的篝火和动人心弦的音浪舞动,尽情感受着漠河夏至夜的独特魅力。
据悉,“北京作家日”活动举办六年来,先后有41位北京作家的51部作品和《北京文学》杂志,翻译成西班牙、法国、德国、意大利、土耳其、俄罗斯等18个国家的13种语言,总计855万字。100余位汉学家围绕北京作家作品开展150场跨国文化交流活动,覆盖49个国家和地区,600部北京文学作品被30家世界知名图书馆收藏,并建立了“北京国际文学院联盟”。2025年“北京作家日”活动安排了七大板块,涵盖优秀文学作品翻译推广工程、北京作家日品牌活动、北京作家图书走进世界知名图书馆、“This is Beijing”融媒体项目、“世界阅读北京”文学沙龙、北京文联作家代表团海外出访,以及“译介北京——北京文学系列外文版海外专架展示”项目。(完)
“现在,村容村貌变化很大,房前屋后乱丢乱放的情况没有了,大家的素质也提高了。”三林村党委书记沈海良竖起大拇指,随着数字乡村建设扎实推进,三林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还被评为全国文明村。